聽新聞
0:00 0:00

深海發現超萌新物種! 科學家揭「粉色蝸牛魚」神秘面紗

圖、文/CTWANT

新物種「bumpy snailfish」。(圖/翻攝自YouTube/MBARI (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
新物種「bumpy snailfish」。(圖/翻攝自YouTube/MBARI (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

在美國加州(California)外海的深海區域,科學家們近日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小型蝸牛魚(snailfish)物種。這種小生物不僅因其科研價值而備受關注,更因為外貌「萌度爆表」而成為新晉的海洋明星。

這條學名為「Careproctus colliculi」的新物種,被暱稱為「bumpy snailfish」(凹凸不平的蝸牛魚)。牠擁有淡粉色的柔和光澤、1雙比例過大的藍色大眼睛,以及像甜脆豆般搖晃的身姿,看起來既脆弱又討人喜愛。

「能看到大家和一種深海物種產生連結,真的很令人興奮。」參與這次發現的深海生物學家格林傑(Mackenzie Gerringer)表示,「許多深海生物和我們其實非常相似、很有魅力,他們就是我們的深海鄰居。」

顆粒蝸牛魚的發現地點位於加州中部外海的蒙特利海底峽谷(Monterey Canyon),深達海平面以下約12,000英尺。牠是透過先進的水下工具被觀察並採集,包括遙控潛水器(ROV)和可載人的深海潛艇「艾文號」(Alvin)。

格林傑指出,這些蝸牛魚對深海環境的適應力極強,「牠們能夠忍受巨大的水壓、冰冷的低溫,以及幾乎無光的環境。在我們看來嚴酷的地方,對牠們而言卻是家園。」

其實,「bumpy snailfish」早在2019年就已被採集,但要確認它是否屬於新物種,科學家必須花好幾年時間進行DNA定序與形態學分析。

「新物種的發現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格林傑解釋說,「隨著證據逐一拼湊,我們愈來愈清楚,這些魚類過去從未被科學界記錄過。直到這時,我們才得以為它們命名。」

「bumpy snailfish」體長僅約2到3英吋,但絕非僅憑外貌取勝。牠的身體配備了特殊蛋白質,能承受極端壓力,喉嚨內還隱藏著一組「咽頜」(pharyngeal jaws),能幫助牠粉碎堅硬外殼的獵物。

格林傑補充:「在這樣嚴酷環境中,卻有如此脆弱、而在我眼中又極其美麗的生命存在。這提醒我們應該以更開放的態度看待地球上不同的棲息地,並學會真正欣賞深海的奧秘。」

延伸閱讀

外稿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