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旬嬤全身發黃送醫 揪出隱形癌王胰臟癌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台中烏日一名高齡90歲的賴阿嬤,長年患有糖尿病、阿茲海默症,因數週反胃及肚子痛,全身膚色變成黃褐色,家人覺得不妙於是緊急至烏日林新醫院急診,安排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雖有膽管擴張但沒看到胰臟腫瘤;進一步改用內視鏡超音波導引,發現約兩公分的胰臟頭部腫瘤,當下進行細針切片檢查後確診為癌王胰臟癌第一期,同時執行膽管十二指腸造口術,成功改善惡性膽管阻塞的症狀。

收治賴阿嬤的烏日林新醫院醫療部部長暨胃腸肝膽科主任李傑哲醫師表示,胰臟癌在臨床上鑑別診斷困難度較高,80%以上的胰臟癌,確診時已錯失治療先機,且胰臟癌五年的存活率低於5%,早期發現及治療相當重要。由於透過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的影像檢查,對於小於2公分的早期胰臟腫瘤,診斷率較低,尤其電腦斷層的敏感性約略只有70 %。想要早期診斷胰臟癌,最佳利器為內視鏡超音波,甚至可檢查出小於0.5公分的胰臟腫瘤,幫助醫師評估鄰近淋巴結和血管有無受到侵犯!

▲烏日林新醫院醫療部部長暨胃腸肝膽科李傑哲主任查房(圖/烏日林新醫院提供)

李傑哲醫師說明,賴阿嬤罹患胰臟癌的主要併發症為惡性膽管阻塞,但因為膽管出口嚴重變形,無法進行主流治療-經十二指腸內視鏡置放支架,失敗率為10%,此時可採用內視鏡超音波為最佳方式,結合「膽管十二指腸造口術」為治療新選擇,藉由內視鏡超音波的導引,從十二指腸進入膽管進行穿刺,在膽管置放體內引流支架,進而將膽汁引流至十二指腸,成功解決黃疸的症狀。三個月後回診,膽管依舊暢通,手術十分成功。 

李傑哲醫師進一步表示,「膽管十二指腸造口術」屬最新技術,透過內視鏡超音波的輔助來進行,好處是免開刀、低疼痛、安全度高,降低發生出血、穿孔及腹膜炎併發症。置放膽管支架的過程就像在照胃鏡,藉由靜脈注射進行全身麻醉,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疼痛感,直接在體內進行引流,術後也不需要隨時揹著膽汁引流袋,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另外,因為胰臟癌屬於低血管性腫瘤,全身性靜脈注射化療藥物不容易抵達,現在可經由內視鏡超音波突破性精確導引細針注射,透過高濃度化療藥物,大大提高效果並降低副作用。

▲「膽管十二指腸造口術」為治療胰臟癌引起的黃疸新選擇(圖/烏日林新醫院提供)

因此內視鏡超音波現在不僅可進行檢查及評估,現在也能擴大到細針穿刺與其他治療,包括局部腫瘤化療藥物注射,在診治胰臟疾病及早期胰臟癌,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李傑哲醫師說,早期內視鏡超音波只能做診斷,現在隨著內視鏡技術的進步,已能做多種腫瘤治療,他強調,對抗胰臟癌的重要關鍵,在於早期發現及治療,如果出現黃疸、腹痛腰痛、體重減輕的三大症狀,建議立即至胃腸肝膽科門診檢查評估。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