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疫情燒不停!中重症衝擊醫療量能 轉變專責恐排擠一般病患

記者廖研堡、李文勝/台北報導

各地急診擠滿排等PCR人潮已經好一段時間,各醫院也不斷擴充專責病房的醫療量能,但就會衝擊到一般病患就診。醫院降載轉專責,像是整形外科或是復健科等,沒有立即就醫需求的就會被縮減。衛福部分析,今年疫情跟去年Delta狀況不同,加上輕症居家照護政策,專責病房也會收治其他重症病患。

本土疫情延燒,各家醫院不斷擴充醫療量能

▲本土疫情延燒,各家醫院不斷擴充醫療量能。

救護車白天黑夜持續奔走,急診外滿滿的民眾9成以上都在排等PCR,醫護分身乏術,恐怕間接衝擊一般病患收治量能。

醫院從業人員:「以前是半層(收治確診者),後來變一層,現在變成兩層,本來以前你在醫院住一個禮拜,現在開好刀回家休養,有藥給你吃就好。」

醫院確診者越來越多,相關人員也透露,一般外科小手術假設得住院5天,若3天後判斷傷口無大礙,開藥回家去。北市專責病房前三多醫院,北榮剩246床、台大剩160床、三總僅剩30床,空床數快速下降。

北市專責病房空床數快速下降,三軍總醫院僅剩30床

▲北市專責病房空床數快速下降,三軍總醫院僅剩30床。

醫師蘇一峰:「其實有很多慢性病可能,或者是一些身體不舒服的狀況,就會拖到比較嚴重才會發現,所以這個醫療量能降載,其實現在已經在做了,那其實也有可能造成大家的病比較容易拖成大病,小病拖成大病,所以這件事情其實是滿無奈,我們也不希望發生,可是目前的情勢呢,因為病人量太多,也是逼得大家不得不往這方面走。」

轉變專責病房,除了慢性病追蹤回診受影響,部分科別病床排擠效應更明顯。像是整形外科或是復健科,這種沒有立即需求的一般外科小手術,罹患良性腫瘤的民眾等等,都可能是優先被排擠對象。

針對醫院降載,可能會衝擊到整形外科和復健科等等

▲針對醫院降載,可能會衝擊到整形外科和復健科等等。

聯新國際醫院副院長賈蔚:「比如說你醫院要執行什麼健康檢查,這種你本來就完全都要停,一些什麼復健治療,不是很緊急你就要停,門診就要減量,所以降載的目的,最主要就是你要把一些醫護人力,挪到那些不能夠調整,或是因為疫情增加很多業務的單位。」

之前就曾有雙北市的患者,轉了4間醫院沒人收,最後送到桃園的醫院。北台灣醫療量能眼看吃緊,設定上限避免衝擊一般病患,輕症居家照護的確有減緩急診壓力。

醫師蘇一峰:「目前住院量呢,其實跟去年(Delta)是差不多,這種降載是每天日積月累一直在做的,所以不是說我突然過了某一天就降了10%、20%這樣,我們臨床上也沒有這麼快啦。」

設備因素也得考慮,若病房漏水、醫療設備出狀況、患者不願合併房間扣3床、或是已經被預約但還沒進來,就會變成病房閒置中,醫院填不了病人資料,實際能用的恐怕更少。

若病房漏水或醫療設備狀況,都可能會造成病床數減少

▲若病房漏水或醫療設備狀況,都可能會造成病床數減少。

衛福部次長石崇良:「500床以下的醫院,所有的醫院其實都應該要備有專責病房來收治,那麼不是covid重症,但是卻是因為其他因素要住院的一個病人,但是他不是專門只是針對這個Omicron的重症,而是還有其他重症病人。」

今年Omicron跟去年Delta,染疫嚴重程度不同,輕症照護措施得更全面,降低衝擊,避免排擠急診醫療需求。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外出時應配戴口罩、勤洗手,出入公共場合落實實聯制,有疑似症狀應儘快就醫,經評估後採檢。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三立新聞台 加入 @setn 好友 #抗疫千日 指揮中心解編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