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地牛翻身前日月潭「無船湧浪潮」?專家曝3原因驗證:與遊艇有關

記者潘靚緯/南投報導

有遊客目擊日月潭平靜的潭面突然冒出浪潮,懷疑與地震有關,專家驗證其實是遊艇造成的鐘擺效應。(圖/日月潭生態觀察家莊涼火提供)

▲有遊客目擊日月潭平靜的潭面突然冒出浪潮,懷疑與地震有關,專家驗證其實是遊艇造成的鐘擺效應。(圖/日月潭生態觀察家莊涼火提供)

自918台東地震發生以來,全台有感地震頻繁,日月潭有遊客目擊,原本平靜的潭面,沒有船隻經過,卻突然冒出潮浪一般的漣漪,懷疑與地牛翻身有關。有生態專家發揮科學驗證精神深入探究,紀錄分析造成日月潭浪潮的原因,認為與地震無關,應該是遊艇動力引發的效應。

潭面突然冒出漣漪後慢慢變成浪潮,附近卻無船隻經過,引起拍攝民眾好奇。(圖/日月潭生態觀察家莊涼火提供)

▲潭面突然冒出漣漪後慢慢變成浪潮,附近卻無船隻經過,引起拍攝民眾好奇。(圖/日月潭生態觀察家莊涼火提供)

有民眾發現,日月潭突如其來的波浪,發生點恰巧與地震時間相近,究竟兩者有無關聯,成為當地民眾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也勾起日月潭生態觀察家莊涼火的好奇心,找來友人觀察,一組當遊客搭船遊湖,另一組則是尾隨在船隻後方拍攝,果然捕捉到船隻與潭面的水紋漣漪變化,他發現遊艇數量越多、動力越大、速度越快,潭面上的浪潮現象也越大。

莊涼火進一步解釋,根據台電資料,日月潭水庫集水面積廣達15平方公里,總蓄水量約1.7億噸,而伊達邵水域因港灣地型,導致遊艇等動力船隻產生的鐘擺效應,比水社、朝霧等其他水域明顯。加上近來日月潭水位維持在滿水位狀態,擺盪效應也會更加深遠,遊客拍攝到潭面上從小漣漪、慢慢擴大變成一條浪潮,周圍卻沒有船隻經過,其實就是鐘擺效應,與地震無關。

生態觀察家認為,潭面的浪潮應是遊艇載客加上伊達邵水域的港灣地型,造成鐘擺效應更明顯。(圖/日月潭生態觀察家莊涼火提供)

▲生態觀察家認為,潭面的浪潮應是遊艇載客加上伊達邵水域的港灣地型,造成鐘擺效應更明顯。(圖/日月潭生態觀察家莊涼火提供)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表示,坊間對地震前兆有諸多揣測,包括蚯蚓、馬陸等昆蟲大量在地面移動,並無科學印證,加上日月潭水庫還兼具水利發電功能,包括進水、放水發電作業,以及遊艇載客環湖,都可能造成潭面水紋產生變化,不能因此與地震前兆劃上等號。

 

加入 @setn 好友

【#直播中LIVE】賴清德、蕭美琴520就職典禮節目及主持人發布記者會
大數據推薦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