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獨家/真有「登革熱巷」 台研究首證實:窄巷下水道比積水容器更養蚊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國內登革熱常見病媒蚊:埃及斑蚊、白線斑蚊。(圖/疾病管制署)

▲國內登革熱常見病媒蚊:埃及斑蚊、白線斑蚊。(圖/疾病管制署)

登革熱大爆發,國內找到「看不見的孳生源」!過去研究認為,埃及斑蚊的孳生源不會發生在都市的下水道,國衛院與高雄市衛生局最近針對自2016年蒐集的陽性溝渠大數據分析,徹底顛覆了此一「舊觀念」,證實了若居家環境附近有孑孓的陽性溝渠和僅4米的狹窄巷道,登革熱病例數將明顯增加。專家認為,這樣的發現將可提供全新的防治病媒手段,也是登革熱自2016年後就未在本土大爆發的重要原因。

2015~2016年高雄市登革熱疫情曾大爆發,共計18265人感染登革熱,2022年9月6日高雄市前鎮區出現首例登革熱病例,也一度在短短8日內病例數增加至13例,但卻能很快控制住疫情,至去年11月底成功將本土病例數壓制在18例。讓人十分好奇,究竟用了什麼方法,能在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

「登革熱巷」假設 最初被學者質疑

2016年起曾擔任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副執行秘書,現任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的陳俊宏表示,2015年高雄市登革熱疫情大爆發,當時高雄市衛生局發現,某些特定老舊狹窄的巷弄周邊的登革熱病例數特別高,當時衛生局提出了「登革熱巷」的概念,便於管理。

陳俊宏說,當時高雄衛生局提出了新的觀點,指出相較過去列為登革熱防治重點的瓶瓶罐罐、保麗龍、廢輪胎等常見積水容器孳生源,水溝或下水道等大量水體存在的區域,可能成為遠大於積水容器的潛在孳生源,但仍有學者對此質疑。

陳俊宏表示,高雄衛生局所長陳朝東認為,高雄市因為都市化廢水排放的管道改變了,廚餘、糞水已經分流,很多下水道僅排放乾淨的雨水,可能成為新的潛在孳生源。

為驗證這項假說,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與高雄市衛生局和無人機業者經緯航太合作,開始從人工進入下水道蒐集孑孓與下水道機器人等兩大方式,自2016年起至今,蒐集了相當大量的陽性水溝大數據。陳俊宏表示,無人機深入下水道發現,很多下水道、水溝都是乾淨的水,利於孑孓的生長,且由於溝渠不平整或發生堵塞,很可能成為新的孳生源。

202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也認為,登革熱疫情盛行於都會和市郊區域,都市化過程,可能是造成登革熱疫情傳播的潛在風險因素。

證實「陽性水溝」和「登革熱巷」與登革熱疫情正相關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培生、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俊宏及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專案助研究員劉韋良與高雄市衛生局所長陳朝東,今年特別針對陽性水溝的形成與登革熱病例數的關係,進行了統計分析,統計學專家林培生發現,若有「陽性水溝」和「登革熱巷」僅4米寬的巷道等二項環境風險因子,登革熱病例數將明顯增加。這顛覆了過去登革熱病媒蚊不會在水溝內滋長的想像。

高雄前鎮去年爆發登革熱疫情,當時衛生單位對下水道已有防治措施。(圖/疾病管制署提供)

▲高雄前鎮去年爆發登革熱疫情,當時衛生單位對下水道已有防治措施。(圖/疾病管制署提供)

陳俊宏表示,高雄市衛生局過去曾設法利用海水、漂白水滅蚊,但由於可能影響環境或生態,之後則發展出利用加熱強力水柱,沖洗排水溝、水管邊緣的高溫殺蚊法,這也是自2016年後,南部地區鮮有登革熱大爆發的原因之一。國衛院與衛生局運用數學模型證實了登革熱與都市化密切相關,也給予登革熱巷更明確的寬度定義,相關研究目前已投稿國際期刊。這樣的發現將可提供全新的防治病媒手段,包括對下水道使用高溫水滅蚊、暢通排水道、排水溝加紗網等,都能有效預防登革熱。

加入 @setn 好友 #三立獨家 Exclusive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