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海鯤號」下水!確保台灣海上生命線 黃曙光:目標明年底前交船給海軍

記者黎冠志/台北報導

首艘國造潛艦模型(資料圖/記者盧素梅攝影)

▲首艘國造潛艦模型(資料圖/記者盧素梅攝影)

台灣首艘自製潛艦的原型艦已完成封殼及塗裝作業,將正式在國人面前亮相,總統蔡英文也親自參與命名下水儀式,據悉該艘潛艦將命名為「海鯤號」,配備有18枚MK-48 Mod6 AT重型魚雷。而國安會諮委、潛艦小組總召集人黃曙光在一場內部簡報會中就透露,2025年我軍要有三艘潛艦,2027年再完成一艘IDS,總計四艘。「海鯤號」目標明年底以前交船給海軍!

由於海上運輸是台灣的生命線,我軍捍衛海疆安全必須有完整的三度空間立體作戰能力,特別是水下最難掌握的。不過現有海軍的潛艦戰力只剩2艘壽齡35年的劍龍級潛艦,恐已無法應對中共大批潛艦與水面艦艇,因此,急需獲得更多新潛艦。黃曙光說明,當初評估潛艦的風險後,訂出的政策是整個案子要直接與原廠談判。「沒有掮客,沒有代理商,沒有中間被剝奪的佣金問題。」其配置裝備因為風險管理問題至少選擇3家,且要排定優先順序作為備援。他特別提到美國的角色不能缺席,才能帶動歐美廠商參與意願。事實上潛艦的戰鬥系統還是以美國最好,他舉魚雷為例,美國的Mk48型魚雷是最先進的,「所以美國必須有角色」。潛艦上的戰鬥系統與武器裝備以美國軍售為主,載台以商售辦理較具保障。

黃曙光表示,潛艦並非外界所認為的是一個「軍售案」,而是「商售案」,僅有潛艦上部署的Mk48型魚雷武器為軍售,其餘都是商售。「商售案就不是政府對政府,而是廠商對廠商!」因此也能說潛艦是軍、商售並行,黃曙光透露,國造潛艦的目的並非攻擊而是防衛我國海疆,由海軍進行監造、台船來做設計與製造,主要目的就是要把國防產業留在國內,黃曙光直指潛艦的關鍵在設計,若請他國來替我方設計,花費至少150億到200億台幣,且最重要的是若由他國幫忙繪製藍圖,其潛艦上的裝備也得受限於他國產品,「想要找到裝備,人家也不賣給你。」因此,潛艦國造計畫是一項龐大的國防產業。

黃曙光說,台灣第一艘國造潛艦在9月28日下水測試之後,10月1日就會開始展開泊港測試(HAT)、並預定明年4月1日前完成,之後便開始出海測試(SAT),屆時黃曙光也會帶著原型艦操是隊伍出海,並期待明年底之前就能把首艘國造潛艦交給海軍。以潛艦計畫目標來看,2025年要有劍龍級潛艦兩艘加上國造IDS潛艦一艘,共計三艘。2027年再完成一艘IDS,總計要有四艘潛艦。

未來,台灣的潛艦部隊除了在台灣西南海域執行守備國土的命令,在任務部署來看,台灣東南、東部海域,甚至在東北介於蘇澳跟日本「與那國島」之間的水域防衛,也是重點截斷共軍進入第一島鏈包圍台灣的目的,黃曙光說「中共希望最短時間拿下台灣,所以台灣要固守海疆海域,這就是海權。」

進一步解釋,就是因為台灣海峽水深僅60至70米,這樣的環境並不適合潛艦作戰。無論台灣、中美等國潛艦,都會在台灣西南、東南、東部、東北海域活動。而北台灣因爲接近日本西南諸島,在防衛作戰時也能借重印太戰略的第一島鏈聯合防衛作戰計劃,由日本自衛隊防守狹窄的宮古海峽,阻絕中共艦隊從台灣北部海域穿越,來到東部進行對美國所謂「拒止/反介入作戰」。

黃曙光也強調,台灣南端與菲律賓之間的巴士海峽與巴林坦海峽,就是中國航空母艦等艦隊會想穿越往菲律賓海的重要航道。因此國軍必須要有足夠的潛艦跟水面兵力,來固守巴士海峽與巴林坦海峽這個通道,防止中共繞到台灣東南部或東部讓台灣「四面楚歌」。簡單來說,就是「要把中共限制在第一島鏈,不要讓他出太平洋。」

加入 @setn 好友 #潛艦國造洩密風暴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