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西沙群島(圖/翻攝自新華網)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28日提出「2016亞太海洋安全倡議法案」,以立法形式總結美國處理南海的軍事與外交策略,法案在國際仲裁將有結果前提出,引起高度關注。
民主黨籍資深參議員卡定(Ben Cardin)與參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Cory Gardner),27日跨黨派聯手提出「2016亞太海洋安全倡議法案」,以立法手段回應北京在南海填海造島與軍事化的行動。
菲律賓針對中國大陸提出的南海仲裁案將有結果前,美國國會主動提出涉及五角大廈與國務院的完整南海法案,再度升高情勢。
法案條文寫到,美國是亞太區重要國家,將在國際海域持續執行「自由航行」任務,美方反對聲索方侵害他國權益,任何宣示須符合國際公法,反對片面改變現狀與填海造島暨軍事化,反對劃設行政與軍事區域等。
條文指出,美國歡迎菲律賓提出的仲裁案將有結果,涉事各方須遵守結論,美方也呼籲各界依循結果行事,並鼓勵其他爭議也以相同手法處理。
法案授權國務卿提供外國軍事訓練援助,並同意撥款國務院的「東南亞海洋執法計畫」,國防部長與國務卿協調,共同協助亞太國家,提供海事安全與海域認知相關事務。
法案還規定,提升菲律賓的軍事採購位階至美國重要盟友的地位,並將區域國家列為移轉美國多出的防衛裝備的優先順位。
此外,行政部門必須向國會提出執行自由航行計畫、海洋安全夥伴實力建構與中國在南海活動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