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核管法》三讀延役 賴清德:任何政策變更需滿足三個前提才能進行

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

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今(14)日在中執會中談話。(資料照/民進黨提供)

▲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今(14)日在中執會中談話。(資料照/民進黨提供)

核三廠2號機將於5月17日除役,台灣核能將「歸零」,不過,立法院會昨天三讀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案,延長核電廠使用年限及放寬重啟條件。對此,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今(14)日下午在中執會中細數台灣邁入「非核家園」的歷程,他並強調,對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政府也都抱持開放態度。但是,任何的政策變更,都必須要滿足「核安無虞」、「核廢有解」,以及「社會共識」三個重要的前提,才有繼續進行的可能。

民進黨下午舉行中執會,根據民進黨發言人吳崢轉述,賴清德在會中指出,依法現役最後一個核電機組,核三廠2號機,將於本週六、5月17日除役,台灣將正式走入「非核家園」的時代。

賴清德表示,「非核家園」的逐步落實,有國際事件及國內民主運動的相互影響,例如1979年的三哩島事件、1986年的車諾比事件、2011年的福島事件,在不同的時期,台灣不斷透過社會對話與公民運動,讓「非核家園」不只一次形成朝野共識。

賴清德指出,例如,2002年,他還在當立委的時候,就跟賴勁麟委員,提案制定《環境基本法》,當時雖然民進黨是中央執政,但在國會並非多數,我們在朝野共識下完成立法,在《環境基本法》第23條,將「非核家園」明定入法,成為國家的法定政策目標。

賴清德進一步指出,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福島核災事件後,當時總統馬英九宣布核一、核二及核三廠不延役。2013年的309廢核大遊行,北中南東匯聚了超過20萬人走上街頭,高喊「終結核四、核電歸零」,在台灣反核主流民意高漲下,終於在2014年,當時的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將核四封存。

賴清德說,他要特別感謝所有環保運動者及公民團體的投入跟付出,幾乎所有非核運動,例如貢寮反核四、核四公投千里苦行、蘭嶼反核廢料等等,都是在地的公民力量先行,才能走到現在,大家的行動支撐了台灣的永續發展。另外,我們看到,世界各國對於核電,無論是「終止」、「延役」或「重啟」,都是經過嚴謹的科學驗證程序,歷經社會充分的共識,甚至還編列龐大預算支應。

賴清德話鋒一轉指出,但昨天、也就在核三廠除役的四天前,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法,把核電廠的使用年限,從40年可以延長到60年。立法院通過這項修法,但就算依照新通過的《核管法》規定,核三廠2號機也不可能在未經實質審核下,「直接延役」,甚至「立刻重啟」。

賴清德表示,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劇烈衝擊、地緣政治的嚴峻挑戰,以及全球貿易體系的大幅不確定因素,我們必須再次強調,能源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政府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持續穩定供電、開發多元綠能。

賴清德並表示,2016年,民進黨再度執政,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台灣永續發展的問題,蔡英文前總統推動能源轉型政策,注重穩定供電及電網韌性,積極開發再生能源。

他說,針對核電廠各機組將陸續除役的法定時程,我們也負責任地提早因應。即便核三廠2號機除役後,今年將有大潭7號機、興達新1號、2號機及台中新1號機等的大型燃氣機組上線,總裝置容量達到480萬瓩,遠大於核三2號機95萬瓩,是足足5倍之多。另外,這幾年來的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比例提升,以及抽蓄水力及負載管理等調度手段,可確保穩定供電。 

賴清德強調,經過這麼多人、這麼漫長時間的努力,現在,只要我們拿起手機,搜尋「今日電力資訊」,就可以看到,此時此刻,核電只占了整體發電量,5月17日之前核三廠2號機所佔的發電量不到百分之4;而太陽能加上水力、風力等綠色能源的發電量,則來到將近百分之30。今天的備轉容量率,則來到百分之27.91。這正表示,現在的台灣並不缺電,可以穩定供電,而依照台電的預估,就算加上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台灣到2032年也可以穩定供電。

賴清德並強調,與此同時,台灣的空氣品質也逐漸改善,過去幾年,核一廠、核二廠陸續停機,也並沒有造成空氣品質的惡化。台灣PM2.5年平均濃度,從2013年的24.0,下降到2024年的12.8。對於核能議題,政府一貫的立場是,我們不會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的方案和討論。對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我們也都抱持開放態度。但是,任何的政策變更,都必須要滿足「核安無虞」、「核廢有解」,以及「社會共識」三個重要的前提,才有繼續進行的可能。

賴清德說,再過三天,台灣將站在「非核家園」的新起點,但也同時面對氣候變遷、地緣政治、經貿重組的劇烈挑戰。我們應該肯定當年朝野政黨對於「非核家園」的共識,也必須感謝公民社會長年對永續台灣的努力。民進黨是民主且負責任的政黨,對於核能議題,核安的疑慮要用更科學嚴謹的程序把關,核廢的選址要用更務實的態度共同面對,而民主的紛爭,則需要用更民主的方式,來定紛止爭、凝聚共識,讓台灣繼續向前進,大家一起加油。

【立院榮譽顧問EP.113】黃呂錦茹會不會延押?關鍵都在鍾小平?曹興誠殺上門…朱立倫堅持不道歉!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