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青瓦台/官司與家務纏身!李在明寒微人權律師出身 二度問鼎大位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新聞摘要

南韓第21屆總統大選呼聲最高的候選人李在明,並非初次問鼎青瓦台。早在2022年,他代表共同民主黨參選,但最終以些微差距敗給當時國民力量的尹錫悅。其實李在明的政壇打滾也不是一帆風順,過往從競選城南市市長到國會議員都曾落敗。這一次總統大選,他決定捲土重來。

李在明支持者們以行動來應援。(圖/翻攝自李在明臉書)

▲李在明支持者們以行動來應援。(圖/翻攝自李在明臉書)

出身寒微的人權律師

李在明出生於慶尚北道安東市,是家中七名子女中的第五位。由於家境清寒,曾是貧困山村的童工,從小便開始打工貼補家用。早年在化學工廠工作時受傷,導致聽力受損與手臂變形,這也是他後來堅持主張經濟平等的主因。即便生活艱辛,他也沒有放棄學業,透過同等學力考試考上中央大學法律系,展開律師生涯。

受到前總統盧武鉉演講啟發,李在明投身人權與勞工領域,於京畿道城南市執業,並與「民辯」組織合作,1995年起積極參與民權運動。然而,歷經一段時間的挫敗後,他發現單靠社會運動難以撼動體制,於是轉向從政,從此踏上了政治之路,亦被其幕僚稱為「穿西裝的鬥士」。

曾將親哥哥送至精神病院?

國民力量總統候選人金文洙,在5月23日舉行第二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中,針對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提及其「強制將親哥哥送入精神病院」的相關質疑,進行負面攻勢,並表示:「我見過(李在明的)親哥哥。」進一步補充說道:「李在明在擔任城南市長期間,試圖將哥哥強制送入精神病院,因而與嫂嫂爆發爭吵與辱罵,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嗎?」質疑連家庭都無法整合好的人,如何能作為領導者統合整個國家。

對此,李在明回應:「這是我們家內部的私人問題,因為哥哥對母親講出一些暴言,我質問他『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結果引發爭議。」並表示:「這一點確實是我修養不足,對此再次表達歉意。」不過,李在明也反擊金文洙沒有資格說這些話,並指其擔任京畿道知事期間,曾向119勤務中心的員工表明自己身分,並要求對方報上官銜姓名的事件,涉嫌濫用權力。

南韓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的家務事,被對手再次拿出來攻擊。(圖/翻攝自李在明臉書)

▲南韓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的家務事,被對手再次拿出來攻擊。(圖/翻攝自李在明臉書)

從地方首長到國會門外的挑戰

李在明的從政路並不順遂。他曾於2006年參選城南市市長、2008年競選國會議員,皆宣告落選。直到2010年,他終於成功當選城南市市長,並在2014年連任。但正是在市長任內的一些政策與都更案處理,讓他捲入一連串法律爭議。

在上一屆總統大選中,李在明起初不被看好,但隨著民眾對高房價、就業困境與貪腐醜聞感到失望;而李訴求庶民、反建制的民粹式政見反而使他成為民主黨的領頭羊。而後在與尹錫悅進行總統大選對決中,以南韓歷來最小差距落敗後,李在明成為國會中最大在野黨領袖,也成為當時新總統尹錫悅的主要對手。

被起訴、遭翻案,審判仍在進行

2021年底總統大選期間,李在明被指過去擔任京畿道城南市長時,曾在都更案中涉嫌向民間業者洩漏機密,以及在城南市盆唐區柏峴洞都更時包庇某特定業者,其下屬城南市都市開發公社開發1處處長金文基接受檢方偵查時,於2021年12月底在辦公室輕生逝世。

然而,李在明於2021年以總統候選人身分接受電視訪問時,聲稱「不認識已故的金文基」,並表示一張與金文基打高爾夫球的合照是「被造假的」;以及在國政監察中,主張國土交通部對於城南市柏峴洞韓國食品研究院用地變更過程進行施壓。然而這些言論後來被檢方指控為散布虛假事實,構成違反《公職選舉法》第250條第1項,因此在2022年9月,李在明被正式起訴。

歷經兩年兩個月審理,一審法院裁定有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但高等法院在二審時翻案改判無罪,認為李的言論屬主觀認知與個人觀點。然而,大法院三審僅用36天即推翻無罪判決,發回高院重審。

原訂5月15日開庭的重審,已延後至6月18日,法院強調將依法獨立審理、不受選舉影響。

一旦當選,官司將暫停

根據韓國憲法第84條,總統在任期間除非涉及內亂或外患罪,不得遭起訴或審判。換言之,若李在明順利當選,現行的法律程序將暫時中止。

儘管如此,國民力量黨過去曾對此條文提出不同解釋,認為不應涵蓋審理中止。為此,共同民主黨已提案修法,希望釐清爭議。不過,即便當選,李在明的司法爭議仍可能在卸任後再度浮上檯面。

民意分歧,支持與質疑並存

李在明的司法風暴也讓南韓社會出現明顯分歧。民眾姜小姐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指出:「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私人醜聞,而是攸關國家利益。長期缺席審判的候選人,若未來領導國政,怎能讓人安心?」

也有聲音認為應尊重司法程序,民眾朴先生則說:「他是否有罪應由法院決定,而不是社會輿論。」

▲ 李在明的防彈演說台。

刺殺未遂與防彈演說台

2024年1月2日,李在明在釜山視察加德島新機場用地時,突遭一名假扮支持者的男子持刀攻擊,頸部受傷倒地,所幸意識清醒。犯案動機據悉為阻止李在明當選,並讓共同民主黨失去國會多數。

這起刺殺未遂事件震驚全國。2025年1月2日,共同民主黨更再度接獲死亡威脅與炸彈警告,使得李在明此次選戰全程高度戒備。他的公開演說也首度採用特製防彈玻璃講台,創下南韓總統選舉史上的先例。

失言連連,政策理念受挑戰

李在明近日在全北群山造勢時提到:「我聽說咖啡的成本大約是120韓元(約新台幣2.6元),卻賣到8000甚至1萬韓元(約新台幣174至217元)。比起辛苦賣雞粥,不如乾淨地經營休息站餐飲店更有收入,我願意提供支援。」此言一出,引爆咖啡業者與政治對手的不滿。

他隨後澄清自己只是舉例說明產業收入差異,並怒批:「被曲解為貶低自營業者,是赤裸裸的政治操作。」

而他提出的「飯店經濟論」也引起爭議。李在明試圖藉由預付訂金在地方流通的比喻說明「經濟就是資金流動」,但國民力量抨擊這套理論完全脫離現實、無法作為治理依據。

此外,李在明過往「親中」言論也被再度挖出。他曾表示:「中國與台灣是否開戰,關我們什麼事?」這番話在選戰後期被對手質疑其地緣政治觀過於天真。據《東亞日報》5月21日報導,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一項模擬兵推指出,台海一旦爆發戰爭,南韓恐也將捲入戰火,甚至面臨核武威脅,遠非李在明所言「事不關己」。

李在明曾表示台海危機與韓國有什麼關係。(圖/翻攝自李在明臉書)

▲李在明曾表示台海危機與韓國有什麼關係。(圖/翻攝自李在明臉書)

美國壓力與北韓威脅

對南韓而言,除了經濟問題,與北韓的對峙仍是長期國安課題。美國國防大學研究員沃克表示,南韓正同時面臨兩大恐懼:「一是被美國遺棄,獨自應對北韓;二是被美國拖入與中國的戰爭。」

過去,美韓同盟聚焦北韓問題,但如今美方越來越將重心轉向中國。現任美國五角大廈政策主管柯比就直言,美國無法同時對抗中國和北韓,南韓必須承擔更多自衛責任。

這也可能成為李在明若當選後首當其衝的難題。雖然左派陣營一向主張「自主國防」,但若因此導致美軍撤離、軍費攤分改變,勢必引發保守派與軍方強烈反彈。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青瓦臺新統領

【J4葛瑞絲滑上車EP.29】擋我錢者、不服就幹!葛瑞絲運鈔車上路啦!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