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左)和加拿大總理卡尼在G7峰會上會面。(圖/翻攝自X平台@MargoMartin47帳號)
美國總統川普甫在G7峰會提前退場,如今又傳出他將縮短北約峰會行程,只在歐洲停留短短24小時,再度引發外界關注他對多邊外交場域的「輕視態度」。
根據《每日電訊報》報導,川普原計劃於23日晚間抵達荷蘭海牙,預計25日返回華府,但最新消息指出,他將提前於24日抵達並迅速參與當天的北約峰會行程,25日一早即打道回府。
G7先走一步 澳總理想見川普撲空

▲美國總統川普(右)和法國總統馬克宏於G7峰會中交談。(圖/翻攝自X平台 @EmmanuelMacron帳號)
這樣的「快閃作風」早在G7峰會就有跡可循。川普於16日晚間突然離開在加拿大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讓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無法如願與他首次會談,一場外交破局就此上演。
一名前白宮官員指出,川普一向對這類多邊會議興趣缺缺,認為「只是例行寒暄與浪費時間」,提前退場並非突發狀況,而是行之有年的慣例。
北約峰會壓縮議程 白宮:川普是效率派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說川普是誤食者,空談不如行動。(圖/翻攝自白宮Youtube頻道)
面對外界批評,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澄清:「北約本身就將峰會行程壓縮,總統是配合日程。」據悉,主辦方擔心川普難以掌控,因此將三場原定會議濃縮為一場2.5小時會談,並預擬短版聯合聲明以防突發狀況。
白宮也透露,川普此次前往歐洲的主要目的是「確保各盟友承諾將國防支出提升至GDP的5%」。李威特強調:「川普總統是個務實者,與其空談,不如催促行動。」
對北約「冷感」早有前例 2019年曾氣退記者會

▲俄烏戰爭還沒結束,川普最近又要處理以伊戰爭,相當忙碌。(圖/翻攝白宮官網)
其實川普對北約冷感早有前科。2019年參加北約倫敦峰會時,他因不滿其他領袖在鏡頭前談笑取笑自己,竟氣憤提前離場,取消原定記者會,成為當年話題焦點。
前歐巴馬政府官員、智庫主席布魯恩(Brett Bruen)警告,川普習慣性縮短行程,雖可提高效率,但卻讓場邊互動與實質溝通機會大幅減少。他指出:「峰會意義並不只在正式議程,而在各國領袖的對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