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賴清德「雜質說」令藍白跳腳,民進黨發言人吳崢認為不必對號入座。(圖/民進黨提供)
總統賴清德近日展開「團結國家十講」,24日晚間第二講以「團結」為主軸,提及「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選舉罷免,打掉雜質,淬煉出捍衛主權守護民主鋼鐵般的意志」而引發在野陣營不滿砲轟。對此,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25)日回應,賴清德演講的重點,在於表達台灣透過民主的程序越來越好,選民在每一次的投票中選賢與能,也透過選舉強化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就像是百煉成鋼,在野黨不需要太過敏感,也沒必要對號入座。
針對在野陣營不滿賴清德「透過選舉罷免打掉雜質」的說法,吳崢今日受訪表示,在野黨不用太敏感,沒必要杯弓蛇影,賴清德在團結國家十講的第二講裡用到「打鐵煉鋼」的比喻,而鋼跟鐵是講話中常用到的比喻,例如「人是鐵、飯是鋼」,或者期望一個人越來越好,有時候會講「恨鐵不成鋼」等。
吳崢指出,賴清德演講的重點,在於表達台灣透過民主的程序越來越好,就像打鐵一樣,選民在每一次的投票中選賢與能,全台灣2350萬人民透過每一次大選行使人民的國家主權,也透過每一次的選舉,不斷強化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所以重點是放在說,台灣透過民主越來越好,就像是百煉成鋼。」
吳崢強調,賴清德開宗明義就講,這些這十講的目的,重點都是要團結整個台灣、團結整個國家,當然不會特別攻擊任何人,在野黨不需要太過敏感,也沒必要跳出來對號入座。
至於在野黨質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曾提過「雜質說」,認為賴清德的說法有共產黨的味道。吳崢則直言,這有點過度聯結,華語詞彙這麼多,本來大家都會各自運用,就像台灣很常講自由民主是台灣的驕傲,可是中共也喜歡標榜他們也是民主制度、喜歡宣傳中國是民主集中制,總不可能說因為台灣說自己是民主國家,中共也說他們是民主國家,就說在學習近平,這樣是有點太荒謬、牽強的連結。
吳崢重申,賴清德以百煉成鋼的過程形容,就是表達對台灣的民主制度、對台灣選民的智慧有信心,每次投票中,人民都會張大雪亮的眼睛,選賢與能,淘汰不好的,例如日前大家熱烈討論當年的腳尾飯事件,主角王育成在爆發醜聞後就落選,這就是選舉,一個持續透過人民的選擇不斷去選出好的政治人物的過程。賴清德是表達對台灣的民主制度深感信心也非常驕傲,其實是一個相當正向的表達。
吳崢進一步提到,民主在政治學上有其定義,而國際組織如美國的自由之家,在評比全球的國家民主程度時,台灣拿94分,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從國際上客觀公正的第三方單位來看,台灣是非常民主的;反觀中國在同個評比中,民主程度只拿到9分,如果中國要標榜他們是民主國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還有很多努力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