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光電板滲毒入海流?網傳颱風後別買「中南部養的魚…」能源署曝光真相

記者簡榮良/高雄報導

颱風「丹娜絲」重創台灣西部海岸!位於屏東「旭東環保科技」執行經濟部核定的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技術開發計畫,浮台設施嚴重損壞,一大片黑色浮台機座橫七豎八堆疊在佳冬、枋寮沙灘岸邊,不少藍營立委發文稱「海上太陽能板平台全毀」,遭經濟部回擊,黑色網格狀物是浮台的走道板;此外,網路上更傳出颱風後別買中南部養殖的魚,因為光電板會漏毒,魚吃了毒再送市場賣;對此,能源署曾闢謠,太陽能板整個都是固體,主要材料為無毒的矽,不會溶解或滲出液體。

網傳颱風後別買中南部養殖的魚,因為光電板會漏毒,遭事實查核中心證實為假訊息。(圖/翻攝畫面)

▲網傳颱風後別買中南部養殖的魚,因為光電板會漏毒,遭事實查核中心證實為假訊息。(圖/翻攝畫面)

「丹娜絲」以中颱之姿,6日深夜11時40分,從嘉義縣布袋鎮登陸,重創台灣西部沿海;其中,在屏東縣佳冬鄉外海的海上太陽能試驗案場,這次風災摧毀大批「黑色浮台」並被浪沖上沙灘,這些殘骸被堆積在枋寮及佳冬近岸,造成原有海岸風貌被破壞,畫面曝光引發議論,各種說法傾巢而出。

「颱風過後、請不要買中南部的養殖魚、因為太陽能版被颱風吹壞掉到魚池、因為太陽能板破了漏出的粉液、非常毒! 因為魚吃了毒、可能就被撈起、送到市場、假如人吃了、後果難以想像⋯⋯」有網友發文引發民眾恐慌,遭事實查核中心證實是錯誤訊息。

網傳颱風後別買中南部養殖的魚,引發民眾恐慌。(圖/翻攝自事實查核中心)

▲網傳颱風後別買中南部養殖的魚,引發民眾恐慌。(圖/翻攝自事實查核中心)

對此,能源署過去曾闢謠,太陽能板的主要材料為無毒的矽,不會溶解或滲出液體、不會造成土地或水源汙染。前弘光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副教授段柔勇也表示,太陽能板基本上整個都是固體,內部也沒有液體存在,不可能因天災損壞掉入水中就溶出有毒液體,甚至影響到養殖魚,傳言說法為錯誤訊息。

此外,包含國民黨台中市第6選區立委羅廷瑋在內,許多人在網路上發文稱「海上太陽能板平台全毀」,經濟部也澄清,這是新型態的光電實驗計畫,光電板在颱風來前已移除,計畫實驗目的,正是要測試光電浮台系統在海上的耐受性,蒐集數據加以研究,精進光電設施的耐風強度。此外,佇立於台灣海峽旁的421座離岸風力機安然無恙、持續發電,部分風場更刷出發電量90%以上佳績。

屏東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被毀,殘骸被沖上岸。(圖/翻攝畫面)

▲▼屏東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被毀,殘骸被沖上岸。(圖/翻攝畫面)

屏東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被毀,殘骸被沖上岸。(圖/翻攝畫面)

旭東公司發則聲明,民眾目睹的黑色網格狀物是浮台的走道板,為公司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生產,無毒,是可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的塑料,也是再生水廠或自來水在使用的管材原料,並非太陽能板,所有3120片光電模組在颱風前就已全面收回,現已送回製造商檢傷。

#丹娜絲颱風最新動態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