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宜蘭2018年6月一輛垃圾車發生氣爆,後來調查是民眾亂丟氣體鐵罐造成。(圖/資料照)
一些氣體瓶罐及奶粉麵粉等,擺太久過期不能用當然要丟,但要注意,曾有地方因此發生垃圾車氣爆事故,上個月台中也發生因民眾亂丟電池,垃圾車燃燒冒煙的事件。環保局曾提醒,有5大常見物品不要丟進垃圾車,避免發生先前事故,民眾沒做好分類,依法最重可處6000元罰鍰。
2018年6月29日傍晚,宜蘭縣消防獲報,蘇澳崑明路上一輛垃圾車發生氣爆事故,波及1清潔隊員及2位民眾受傷,所幸無大礙。事後調查,有人將氣體鐵罐丟進垃圾車,捲動器一擠壓產生氣爆,宜縣府還為此推動透明垃圾袋政策。

▲2025年6月初,台中也發生一起民眾鋰電池亂丟,垃圾車冒出白煙的事件。(圖/資料照)
隔(2019)年北市環保局表示,頻傳民眾未妥善分類,垃圾車壓縮後造成起火事件,特此呼籲市民,未做好垃圾分類依法可處1200至6000元罰鍰,也提醒5大類物品別丟進垃圾車:
(一)高壓瓶罐:包括髮膠罐、造型噴霧、芳香劑、殺蟲劑、瓦斯罐、噴漆等,由於含有易燃氣體或有機溶劑,遇到高溫或壓縮易引爆,回收前應至空曠處將內容物排出。
(二)食用性粉狀物:如奶粉、麵粉、番薯粉或其他調味料,可以混水當作養豬廚餘回收,這些粉狀物達到一定濃度遇上高溫,也可能引起塵爆燃燒。
(三)金紙或香灰餘燼:等到澆水餘燼全滅後,再裝入專用垃圾袋集中後丟垃圾車,否則未燃燒完全,恐在垃圾車內悶燒。
(四)鋰電池及行動電源:鋰電池及行動電源經過擠壓後易起火燃燒,可交由垃圾車旁的電池回收筒進行回收。
(五)滅火器及瓦斯桶:請民眾循逆向回收管道,交付原購買店家進行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