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中心/洪正達報導

▲受害者代表簡奇陞說明詳細的實驗過程。。(圖/記者李育道攝影)
台師大女足隊抽血換學分的風波目前仍舊無法告一段落,吹哨者也是受害學生代表簡奇陞18日公布了詳細的實驗流程,除了每天要抽血2次,還要指尖採血8次,讓她覺得相當詭異,明明是正常的運動科學實驗卻要天天抽血,目的何在?
簡奇陞18日透過人本教育基金會表示,每個寒暑假都會受試14天,在實驗開始的前一天會先靜脈抽血,但沒有運動,直到實驗開始的14天內天天都要抽血以及指尖採血;從實驗的第1天起的早上7點會先測量身體組成,之後就抽血,原本只有抽一管,最後卻變成兩管,但後續又因分離出來的血清不夠,緊接著就要測量肌肉張力、身體痠痛指數、30秒平衡柔軟度等項目。
她也說,為期14天的實驗中有2個課表,有3天要進行羅浮堡間歇折返跑,每天5組、每次15分鐘,結束後還要20公尺、10公尺折返衝刺共15分鐘,最後還有等速肌力儀訓練;在前述的課程中會有8次的指尖採血,分別在羅浮堡間歇折返跑前後、間歇折返跑結束、所有跑步完成並休息3分鐘後,過程中,若沒有羅浮堡間歇折返,則以其他課目代替並暫停指尖採血。
讓簡奇陞覺得怪異的地方是,這些實驗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到示範影片,但為什麼要先抽血?為什麼只有實驗前、實驗中抽血,但實驗結束後卻不用?再者,監控方式有心律、最大攝氧量等,為何一定要抽血?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