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培驊/綜合報導

▲張曼玉近年無新作,鮮少出現在螢光幕前。(圖/美聯社)
影壇傳奇張曼玉,曾是香港影后的代表性人物,但她的星路並非一帆風順。近日,導演王晶在節目中揭露張曼玉「從花瓶到影后」的轉折內幕,引起熱議。王晶直言,當年剛入行的張曼玉「什麼都不懂」,演戲生澀,被認為只是外型亮眼的花瓶,「但她很用心,只是不會演戲。」

▲張曼玉率性灑脫。(圖/翻攝自張曼玉微博)
據王晶回憶,張曼玉演出十多部商業電影後,意識到自己不能再停留在花瓶角色,「我快老了,我不能再這樣演下去。」正當她陷入職業困境時,資深影后張艾嘉伸出援手,邀請她到台灣「特訓一年」。張艾嘉親自為張曼玉量身打造了電影《黃色故事》,計畫用這部作品幫她突破瓶頸。然而,電影推出後反響平平,張曼玉感到失落,選擇返回香港,重拾商業電影。
命運的轉捩點,出現在1987年。王晶透露,張曼玉接演了王家衛執導的首部電影《旺角卡門》,本來只是「隨便接」的作品,沒想到意外讓她開竅。特別是一場在大嶼山送別劉德華的戲,「她當場哭出來,那一刻整個人變了,真情流露,把所有觀眾的心都抓住了。」王晶形容,《黃色故事》打通了張曼玉九成任督二脈,《旺角卡門》則徹底點燃她的演技天賦,「那一刻,她終於學會演戲了。」

▲張曼玉曾憑著《阮玲玉》奪下金馬影后。(圖/甲上提供)
自此之後,張曼玉步入事業巔峰,憑藉《阮玲玉》、《甜蜜蜜》、《花樣年華》等作品屢獲影后寶座,更以前夫法國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執導的《錯的多美麗》(Clean),勇奪坎城影后,成為國際級女星。即便如此,張曼玉最終選擇急流勇退,淡出影壇,回絕好友王晶邀請她與劉德華重聚合作的提議,「可能《Clean》已經是我最後一部戲,我不想再拍了。」對此王晶表示理解,「她覺得演戲已經完成,不如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節目播出後,不少影迷感慨留言:「張曼玉的氣質無人能替代」、「《黃色故事》真的是她的轉捩點」、「她是我心中永遠的影后」。這段從花瓶到影后的歷程,如今成為華語影壇經典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