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紀玫瑄報導

▲台灣高鐵公司預計8月中旬,將全面將博愛座字樣更換成「優先席」。(示意圖/資料照)
立法院15日三讀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法,正式將博愛座更名為「優先席」。台灣高鐵公司表示,已將車廂內文字更換為「優先席」,並移除舊圖示,預計8月中旬將全面完成更換。
近年博愛座屢爆爭議,乘客無法一眼辨識乘坐對象的年齡、身體狀態,也從原先的「鼓勵讓座」,演變成出現逼讓座、發網公審等負面事件,甚至引發世代間對於博愛座看法不同的衝突與討論。
立法院15日三讀通過身障權法第53條修正案,將博愛座更名為「優先席」,規定也從原先的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修改為身心障礙者及「其他有實際需求者」,不再侷限特定年齡、性別的使用者。
台灣高鐵公司表示,已將原先博愛座的文字標示,陸續更換為優先席,並移除舊圖示。目前已完成網站、車廂前後端旅客資訊顯示器文字內容更新,將持續更換車站候車座椅、10至12車座位上方貼紙、自由座車廂頭靠墊等處文字標示,預計將於8月中旬完成全面更換。
台灣博愛座的起源可追溯至1976年,當時台北市多家公車業者為了紀念已故前總統蔣中正,在全市公車上普設博愛座,自此博愛座制度推展到台灣各種公眾交通工具,而高鐵的「優先席」通常設置於自由座車廂前後端入口處附近,目的是提供身心障礙者,或有其他實際需求的旅客優先使用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