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最新研究證實!「2病毒」大增100萬倍癌細胞數量 害人癌症復發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最新《Nature》研究指出,感染流感與新冠病毒,可能會喚醒體內休眠的癌細胞,增加癌症復發的風險。(示意圖/Pixabay)

▲最新《Nature》研究指出,感染流感與新冠病毒,可能會喚醒體內休眠的癌細胞,增加癌症復發的風險。(示意圖/Pixabay)

一般認為,呼吸道病毒感染只是短期不適,但最新《Nature》研究指出,感染流感與新冠病毒,可能會喚醒體內休眠的癌細胞,增加癌症復發與轉移風險。一項研究發現,感染流感後315天內,小鼠肺部HER2+癌細胞數量暴增100萬倍。因此,對乳癌或其他癌症康復者而言,疫苗不是多此一舉,而是保命關鍵的一環。

經常分享醫藥、健康新知的臉書粉專「藥時事」表示,所謂休眠的癌細胞是指,即使成功治療、原發腫瘤消除,人體內仍可能殘留「休眠的癌細胞」,這些細胞可能潛伏長達數十年,直到某種環境刺激將其「喚醒」,而擴散轉移,對患者造成致命威脅。但究竟是什麼觸發這些休眠癌細胞甦醒?科學界長期沒有明確答案。

最新研究:呼吸道病毒可能是癌細胞甦醒的開關

2025年7月31日,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團隊於《Nature》發表題為「Respiratory viral infections awake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cells in lungs」的研究論文。研究團隊使用乳癌小鼠模型,模擬癌細胞「休眠」的肺部轉移狀態,並使小鼠感染流感病毒與新冠病毒,觀察呼吸道病毒對癌細胞的影響。

感染流感後315天內 小鼠肺部HER2+癌細胞數量暴增100萬倍

結果令人震驚:

1. 感染流感後315天內,小鼠肺部HER2+癌細胞數量暴增100萬倍。

2. 即使到了9個月後,HER2+癌細胞仍顯著增加,顯示病毒感染效果持續。

3. 新冠病毒感染後也觀察到類似現象。

呼吸道病毒恐喚醒「休眠的癌細胞」 引發後續轉移性疾病

研究團隊認為,呼吸道病毒可能大幅刺激癌細胞從休眠狀態甦醒,並引發後續轉移性疾病。此外,這些癌細胞甦醒不是病毒直接感染所致,而是因為病毒引發的免疫反應中,一種稱為「白細胞介素-6」(IL-6)的發炎因子大量上升。IL-6 是一種「細胞激素」,在急性感染與慢性發炎時大量釋放。它可以誘導細胞增殖、促進腫瘤微環境變化、阻礙免疫系統清除腫瘤細胞。

除了IL-6,研究也揭示了另一個幫助癌細胞生存下來的細胞「CD4+ T細胞」。在呼吸道病毒感染後,CD4+ T細胞會在肺部積聚,會抑制CD8+ 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這意味,在癌細胞被喚醒後,身體的免疫系統反而在某些情況下「幫助」癌細胞存活。

人類數據證實:感染新冠後 乳癌患者轉移風險上升44%

研究團隊並分析人類真實世界資料,結果發現,新冠病毒感染後,乳癌患者的肺部轉移風險上升44%,同時癌症相關死亡率也顯著上升。這進一步支持了動物模型中的發現:呼吸道病毒感染,確實對癌症復發與轉移有實質影響。

這篇《Nature》研究為癌症醫學打開全新視角,病毒感染不僅是呼吸道的問題,更可能「喚醒」體內沉睡的致命威脅。未來的癌症治療與預防策略,需要把病毒感染納入整體風險管理中。民眾身邊有乳癌或其他癌症康復者,應該提醒他們,疫苗不是多此一舉,而是保命關鍵的一環。

#呼吸道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