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夏天別亂吃!切片水果藏危機 常溫放1小時「細菌指數型增長」

記者柯美儀/台北報導

切片水果容易成為細菌的天堂。(示意圖/資料照)

▲切片水果容易成為細菌的天堂。(示意圖/資料照)

夏季天氣炎熱,清涼的現切水果成為不少民眾消暑首選。不過,重症醫師黃軒提醒,部分業者為節省成本,可能以腐爛水果「去壞留好」後製成果切盒,即使外觀看似新鮮,實際上仍可能殘留大腸桿菌與黴菌。尤其炎夏高溫下,若再缺乏冷藏與妥善衛生處理,更可能導致細菌在短時間內大量滋生,增加食物中毒風險。

重症科醫師黃軒表示,許多業者為節省成本,會大量購買價格便宜腐爛的水果「去壞留好」,加工成誘人的果切盒。然而研究顯示,即使切除腐爛部位,其他看似完好的果肉仍可檢出大腸桿菌與黴菌,尤其在蘋果與葡萄中尤為明顯。水果切完成的背後,仍然是微生物汙染高風險,不容小覷。

不僅如此,黃軒指出,在水果準備過程中,如果業者未做好工具與環境消毒,等同讓細菌「趁虛而入」,他舉例,像是未消毒的刀具與砧板,容易造成果肉直接汙染;徒手操作或未戴手套,人體皮膚與汗液為細菌主要來源;甚至有些業者會重複使用髒抹布,導致細菌滋生速度驚人,容易造成交叉汙染。

黃軒進一步說明,夏天氣溫動輒超過30°C,而多數細菌在25°C以上就開始快速繁殖。研究指出,鮮切哈密瓜、西瓜、芒果、鳳梨等,在常溫下1小時內,細菌量就會指數型增長,其中包含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沙門氏菌與大腸桿菌;而市售切好的水果,常常在製作後無法即時冷藏,或是擺放在戶外攤販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中,讓食安風險大大提高。

黃軒建議,可優先選擇「有包裝、有來源」的現切水果,較能掌控其新鮮與衛生;以及選購有完整標示、來源清楚的工廠包裝水果店家,避免購買異常便宜切好的水果盒,因為價格過低可能意味著品質妥協。

#水果

【#直播中LIVE】2025大稻埕夏日節「萬紫埕紅」煙火秀華麗登場 動力火車等人氣歌手接力開唱!
大數據推薦
【J4葛瑞絲滑上車】你看的真相不是真相?揭開社群操縱的秘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