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歐洲與亞洲近期接連遭遇嚴重極端天氣侵襲,從法國大規模的森林大火,到亞洲多地高溫破表與暴雨成災,顯示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已愈發劇烈、頻繁且難以預測。

▲法國遭遇野火肆虐。(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法國爆近80年來最大野火 整座村莊陷火海
法國南部奧德省(Aude)本週正與近80年來最嚴重的森林大火搏鬥,火勢迅速蔓延,焚燒面積已超過15,000公頃。據《路透》7日報導,這場野火截至目前已造成至少1人死亡、13人受傷,其中兩人傷勢嚴重,13名傷者中有9人是消防員;另外還有25棟建築物燒毀,當地居民與遊客紛紛逃離,數條道路封閉,約2,500戶家庭斷電。
法國總理白胡(Francois Bayrou)到災區視察時沉痛表示:「這是一場前所未見的災難。」內政部長荷泰佑(Bruno Retailleau)也指出,這起火災是法國單一燒毀面積最大紀錄。目前約有2,000名消防員投入救火,但由於火勢每小時擴散達5.5公里,加上強風與乾燥植被助長火勢,撲滅行動困難重重。
西葡熱浪助燃多處野火
在法國鄰國,西班牙與葡萄牙也難逃極端高溫與野火威脅。西班牙自3日起已進入持續熱浪,部分地區氣溫高達43°C,並引發多起野火,包括地中海旅遊小鎮塔里法(Tarifa)一場因營地拖車起火引爆的森林大火,火勢一度控制後又因50公里強風與高溫復燃。
葡萄牙則已累計燒毀逾42,000公頃森林,為自2022年以來最高紀錄,且超過一半的面積是在過去兩週高溫期間遭焚。北部里爾市(Vila Real)自2日起持續的大火,終於在週三(6日)凌晨獲得控制,但高溫仍未退燒。
亞洲雙重打擊 日、韓、越南高溫破表
據《BBC》7日報導,與歐洲遭遇乾熱野火不同,亞洲則陷入高溫與暴雨交錯的天氣折磨,數百人因此喪命。
日本週二(5日)在群馬縣伊勢崎市測得41.8°C,創下該國有史以來最高氣溫。今年6、7月也同樣是日本歷年最熱的夏季之一,截至7月底,已有56人疑似因中暑身亡。炎熱天氣甚至影響交通運行,部分列車因擔心鐵軌變形而停駛。一名日本上班族無奈表示:「我知道全球暖化很嚴重,但這種天氣不開冷氣根本活不了。」
南韓則出現連續22個「熱帶夜」(夜間氣溫不低於25°C),急救熱傷害通報激增,政府不得不放寬辦公室服裝規定,以降低對冷氣的依賴。而越南首都河內近日氣溫也突破40°C,有建築工人形容,「整座城市就像一口正在燃燒的平底鍋。」
中國、印度與巴基斯坦洪災慘重
雪上加霜的是,在亞洲另一端,暴雨正肆虐中國、印度與巴基斯坦,帶來嚴重洪災與生命損失。
中國南部從廣東到北京接連發生暴雨與山洪,廣州大批航班延誤或取消,積水引發病媒蚊傳染風險;北京近郊上月底發生山洪,造成數十人死亡,其中包括31名養老院居民。
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則因極短時間的集中暴雨,引發突發洪水,導致超過100人失蹤。

▲巴基斯坦持續受到因豪雨侵襲引發的洪災影響。(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巴基斯坦自6月以來已有近300人死於豪雨相關事件,其中逾百名為兒童。據英國慈善機構「救助兒童會」指出,旁遮普省至少四分之一的學校遭破壞。
香港則在5日降下超過350毫米的雨量,創下自1884年以來8月單日最高雨量,幾乎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15%。
氣候變遷加劇災難頻率與強度 亞洲風險居首
報導指出,專家表示氣候變遷正讓極端天氣更加頻繁且難以預測,尤其是亞洲。據世界氣象組織資料,亞洲地區升溫速度幾乎是全球平均的兩倍。
氣候風險指數(Climate Risk Index)統計顯示,過去30年間,亞洲因極端天氣損失已高達2兆美元(約新台幣60兆元),從乾旱到洪災、熱浪無一倖免。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