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30歲女染幽門螺旋桿菌!看診不聽勸改問AI 結果超懊悔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隨著ChatGPT普及,民眾易依賴AI查醫療資訊。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提醒,誤解AI建議恐影響治療,用藥問題仍應遵從醫師指示。(示意圖/PIXABAY)
隨著ChatGPT普及,民眾易依賴AI查醫療資訊。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提醒,誤解AI建議恐影響治療,用藥問題仍應遵從醫師指示。(示意圖/PIXABAY)

隨著ChatGPT等AI工具日益普及,許多人開始依賴它來了解醫療問題。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提到,一名30多歲病患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期間錯誤解讀ChatGPT的回答,自行決定不服用胃藥,導致治療失敗,建議吃藥的問題,仍要聽醫生的指示。

錢政弘在臉書粉專指出,幽門螺旋桿菌的標準治療是三合一療法,胃藥加上2種抗生素,治療10到14天。而幽門螺旋桿菌在沒有胃酸的環境下,比較容易被抗生素殺死,治療時需先吃胃藥減少胃酸,增加抗生素在胃中的穩定度,提高殺菌效果,同時幫助受傷的胃黏膜修復。

錢政弘分享案例,一名30多歲女性患者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1個月後回診,她坦言只有吃抗生素,但並未服用胃藥,詢問得知,患者上網查找資料,並詢問ChatGPT,發現胃藥不能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甚至會減少胃酸,她擔心缺乏胃酸會消化不良,自行決定不吃胃藥。

錢政弘表示,當下他非常驚訝,推測病患提問不夠精確,才會得到「胃藥沒有殺菌效果」的答案,遂解讀成滅菌可不用吃胃藥。而他嘗試詢問ChatGPT,「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時候,需不需要搭配胃藥?」結果獲得「需要」的答案,病患聽完解釋後恍然大悟,由於自己的誤解少吃胃藥,造成治療可能失敗,懊惱不已。

錢政弘提醒,AI在醫學上的應用一定會越來越普及,民眾也會更依賴,但醫學專業又複雜,即便AI講錯,一般人也很難發現,尤其提問方式不夠準確時,容易造成誤解,對於用藥相關問題,仍建議以醫師指示為主。

#祝你健康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新台灣加油 20250826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