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記者鍾志鵬 / 台北報導
《2024年亞太投資人調查》,有73%的台灣人(1千6百萬人)重視「每月擁有固定收入」。財經專家夏韻芬曝光《財務規劃7步驟》,你也可以安心退休。(圖/翻攝自IG @hsia_money365)退休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另一段自由生活的開始。但怎樣舒適、輕鬆、有錢退休?財經專家夏韻芬提醒,真正快樂的退休人生,不能靠運氣,而要靠完整的財務規劃。從穩定收入、風險管理到資產配置,每一步都要精心設計。只要按照《退休財務規劃7步驟》,及早準備,透過被動收入、醫療保障、稅務與遺產規劃,人人都能安心迎接退休,不再為錢擔憂,專心享受屬於自己的黃金歲月。
退休不能寄託在不確定的事情上,一定要設計一套完整的退休財務規劃。
提早或現在開始退休財物規劃 快樂享受財富自由人生下半場
財經專家夏韻芬表示,根據《2024年亞太投資人調查》,73%的台灣人重視「每月擁有固定收入」。顯示台灣人普遍關注退休後的「穩定收入」和「多樣化投資」,並有強烈的「退休規劃意識」。基於這個趨勢,我建議以下幾個退休理財規劃策略,以滿足退休後的收入,同時兼顧風險管理與資產增值的需求。
退休後的理財規劃應該以「穩定收入」、「風險管理」和「長期資產增值」為核心策略,加上「適當的資產配置」、「多樣化的投資選擇」,以及「靈活應對的投資策略」,能夠確保自己在退休後享有穩定的財務支持與生活品質。同時,不應忽略稅務規劃、醫療保險以及遺產的規劃,這些都是完整退休財務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4年亞太投資人調查》,有73%的台灣人(1千6百萬人)重視「每月擁有固定收入」。財經專家夏韻芬曝光《財務規劃7步驟》,你也可以安心退休。(圖/翻攝自IG @hsia_money365)樂享人生提案的7個提醒
1.設定退休目標與預算
若退休後每月需4–5萬元支出,壽命約30年,總計需準備1800萬元,才能維持生活、娛樂與醫療。很多人往往只想到眼前的花費,卻忽略了長期通膨與醫療負擔,因此提早估算與準備更顯重要。明確目標能幫助你調整投資策略,也能避免退休後陷入「錢不夠用」的焦慮。規劃時也要記得加入未來生活品質的想像,而不只是最低生活需求,才能讓退休人生更自在。
2.建立穩定被動收入
73%受訪者重視固定收入。可透過定存、債券基金取得利息;股息股票帶來分紅與增值;不動產出租提供長期租金。被動收入的關鍵在於「穩定」,讓退休後不必依賴子女或臨時打工。投資時可先小額嘗試,逐步增加比重,並挑選長期穩健的標的。被動收入能提供心靈安全感,每月有固定金流,生活才能安穩且具彈性,享受真正的自由。
3.靈活資產配置
69%偏好股票、40%選擇定存,顯示投資人需分散風險。建議採70/30策略:三成放成長型資產如股票、ETF,七成放保守資產如債券與定存,以平衡成長與穩定。此比例不是絕對,而是方向。年輕時可增加成長型配置,退休後則逐步提高保守資產,降低波動。資產配置的重點在於根據人生階段動態調整,並定期檢視績效與風險,避免「一攬子投資」後就放著不管。
4.醫療與緊急預備金
退休醫療費用增加,應購買重大疾病險、長照險,每月保費約3000–5000元。另準備50–100萬元緊急金,存放於定存或貨幣基金,確保流動性。隨著年齡增長,醫療成本不只是開銷問題,更可能衝擊家庭資產。若沒有提前準備,往往會造成財務漏洞。保險與預備金的作用就是在危機發生時,能即時支撐生活,不會動搖整體財務基礎,也避免拖累子女。
5.動態調整投資
59%計畫退休後持續投資。市場好時增加成長型資產;市場不穩時提高固定收益比例,降低波動風險。退休並不代表完全退出市場,而是要更聰明地分配資金。動態調整的關鍵在於觀察趨勢,並依照自身需求做彈性分配。例如若旅遊或醫療需求增加,可將部分資金轉為高流動性工具;若市場前景看好,則適度增加成長型投資。
6.稅務與遺產規劃
退休後須留意資產變現與投資收益稅務,可諮詢專業顧問。並透過信託、保險、遺囑妥善安排,避免爭產與高額稅賦。很多人辛苦存下一輩子的錢,卻因為沒有做好規劃,最後被稅金或法律糾紛耗損大半。提早設計遺產傳承不僅能守住資產,也能讓家人免於糾紛。稅務方面,則可透過合法節稅方式,降低資金流失,讓退休財務更有效率。
7.檢視資產、養成理財習慣
要清楚財務狀況,設立具體目標,兼顧收入與支出平衡。思維由短期轉向長期,建立儲蓄習慣,即使金額不大,也能形成財務緩衝與複利累積。很多人忽略「習慣」的重要性,其實財務穩定不是靠一夜暴富,而是靠長期累積。定期檢視收支與資產配置,就能知道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軌道上。只有透過紀律與堅持,才能確保未來的財富自由。

《2024年亞太投資人調查》,有73%的台灣人(1千6百萬人)重視「每月擁有固定收入」。財經專家夏韻芬曝光《財務規劃7步驟》,你也可以安心退休。(圖/翻攝自IG @hsia_money365)
心態與習慣是財務自由的基石 現在開始規劃財富自由不是夢
讀完財經專家夏韻芬的建議,可以明白退休金不只是數字遊戲,更是一種心態。要從短期收支平衡,轉變為長期累積思維,並建立儲蓄習慣。即使金額不大,持續存款與投資,時間會帶來複利效果。只有養成長期理財的習慣,才能在關鍵時刻有足夠的應變能力。
退休不是終點,而是人生下半場的起跑線。現在開始規劃,設定目標、建立收入、配置資產、守住健康、調整策略、完善傳承,你就能掌握自己的未來。財富自由不是夢,而是提早準備後必然的結果。從今天開始行動,未來的你,將自在享受快樂、安心的退休人生!
《2024年亞太投資人調查》,有73%的台灣人(1千6百萬人)重視「每月擁有固定收入」。財經專家夏韻芬曝光《財務規劃7步驟》,你也可以安心退休。(圖/時報出版提供)本文撰寫與摘自時報出版之《夏韻芬 樂享人生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