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炒菜「先放鹽還是最後放」?譚敦慈給答案 很多人做錯

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菜炒完後再放鹽,加一點就能有鹹味,有助於減少納攝取。(示意圖/資料照)
菜炒完後再放鹽,加一點就能有鹹味,有助於減少納攝取。(示意圖/資料照)

不少人炒菜時習慣邊炒邊放鹽巴,有「無毒教母」之稱的譚敦慈近日在健康節目中分享,邊炒邊放鹽不容易入味,反而還會讓人無意間吃下太多鹽分,建議炒完後再放鹽巴,讓它附著在食物表面,這樣只要加一點就能入味,更能達到減鹽效果。

炒菜建議鹽最後放、免大火爆香

在家炒菜如何做到「好吃,又不用擔心加入太多鹽?」譚敦慈建議調味的步驟留到最後,讓鹽巴或其他調味料附著在食物表面,加一點點吃起來就有味道,「一開始加的話它會吸進去,所以吃起來就不鹹」也可善用「蔥、薑、蒜、洋蔥、九層塔、香菜」減少對鹹味的依賴。

譚敦慈分享自己的料理方法,在冷鍋中放油,投入菜後加少量水並蓋鍋燜煮,不時打開攪拌,當看到青菜翠綠時,再加一點點鹽上去即可;另外,撈起青菜時不用留湯汁,可進一步減少鹽分。她也建議,炒菜免大火爆香,除了家裡難清理,對肺部也不好。

煮麵改步驟也能減納?

譚敦慈額外補充「煮麵」減納的方式,不少人會菜、肉等料先煮,最後再放麵下去,「還是建議不要這樣」麵應先汆燙一次,水燒開後麵條放進去,讓它「洗一下」再把煮麵水倒掉,最後把麵丟進鍋和食材一起煮。

譚敦慈提醒:不要減鹽過度

譚敦慈補充,為了養身一直不吃鹽也會出問題,她透露,曾有碰過完全不吃鹽的病人,對方人不清醒,還出現腦水腫症狀,雖然鹽有增加血壓的風險,但也不行完全不吃,一個人一天約應吃6克的鹽,如果有吃加工品就要再減少。

#炒菜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強颱樺加沙此刻最接近台灣 氣象署最新說明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