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據韓聯社2日報導,南韓外交部長趙顯透露韓美雙方在安全領域已經「大致達成共識」,預計最快可在本月底於慶州APEC峰會前正式對外發表。這項協議與韓美關稅談判同步進行,但趙顯坦言,由於貿易協商因3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0兆元)對美投資案等問題陷入僵局,因此決定改變策略,先行公布安全領域的合作內容,主要包括可能提高分攤美軍駐軍費用、增加國防預算。
趙顯提到,「安保領域已大致達成協議,使我們能在必要領域增強國防能力。」他強調,即使與貿易談判無法同步敲定,「也將與美方協商,盡可能推動逐項確定並發表的方案」,希望在APEC峰會前能「創造某種突破口」。
南韓於1日國軍日上,展出許多結合AI科技的未來型武器。(圖/美聯社/達志影像)南韓國防預算大增 聚焦尖端科技
路透社報導指,根據協議內容,南韓將大幅提高國防支出。總統李在明1日也在國軍日上宣布,明年國防預算將增加8.2%,達到66.3兆韓元(約新台幣1.4兆元)。李在明特別指出,這筆「大幅」增加的預算將重點投資於無人機和機器人等尖端技術。
李在明強調,「全球合作與共同繁榮的動能正在減弱,我們正進入衝突加劇、各自為政的時代。為確保大韓民國的和平與繁榮,我們不能依賴任何人,而必須強化自身力量。」並表示,南韓國防支出已是北韓GDP的1.4倍,指出「唯有在強大的安全基礎上才能實現和平」。
美國目前要求盟國將國防預算提高至GDP的3.5%,南韓預料也將朝這個方向努力。川普過去就曾一再表示,南韓應該自行負擔軍事保護費用,並暗示南韓需要為美軍駐軍支付更多費用。
核燃料處理權限有望放寬
趙顯透露,安全協議中也可能包含擴大南韓鈾濃縮及再處理權限的核能協定相關內容。根據現行韓美核能協定,南韓必須取得美國同意才能濃縮20%以下的鈾,且禁止再處理用過核燃料。南韓高層官員表示,兩國正朝著放寬或解除此限制的方向取得進展。
此外,協議預料還將包含南韓購買美國武器系統等內容。不過趙顯表示,具體國防預算增加規模「其中包含什麼、如何規劃等,仍可能會有各種變化」。
貨幣互換協議仍在審查 前景不樂觀
至於南韓在關稅談判中的關鍵訴求「貨幣互換協議」,趙顯表示美國正在審查中,但坦言「情況並不樂觀」。他解釋,「例如範圍、額度、方式等有各種考量,因此需要一些時間。」
趙顯也指出,雙方正「積極」談判,但南韓可能需要比日本更多時間才能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日本已於上月簽署其投資方案的細節。
不排除川普會晤金正恩可能性
另外,趙顯表示正在為APEC峰會期間可能促成的朝美對話做準備。他說「我們不能排除川普總統來此會晤金正恩國務委員長的可能性,希望這能成為走向朝鮮半島緩和緊張與建立和平的道路。」
總統李在明表示,南韓明年國防預算將增加8.2%。(圖/美聯社/達志影像)總統李在明也曾建議川普在訪韓期間嘗試與金正恩會面。白宮上月底表示,「川普總統仍對在沒有任何前提條件下,與金正恩對話持開放態度」,這也被解讀為即使北韓不同意無核化也可先進行對話。對此,趙顯強調:「不能從一開始就把無核化當作最前面的議程來推動。」
國軍日展示大量未來型武器系統
就在李在明發表國防預算談話的同一日,在南韓第77週年國軍日閱兵式上,韓方大量展示了結合AI等尖端技術的未來型武器系統。
據《東亞日報》2日報導,首度公開的武器包括世界首創能偵測與排除簡易爆炸裝置(IED)或地雷等的「爆裂物偵測排除機器人」,以及與戰機等有人機一同執行監視偵察乃至攻擊和電子戰任務的「無人編隊機」、先制打擊敵方威脅的「小型自爆無人機」、AI自主任務執行且能隱密滲透執行偵察,與精準打擊的多用途「匿蹤無人機」等也首度公開。
李在明呼籲軍隊重建信任
李在明在國軍日演說中也特別提到軍隊形象問題,他於今年6月在前總統尹錫悅短暫頒布戒嚴令後舉行的補選中就任。戒嚴當時軍隊和軍用直升機被部署到國會等狀況,引發不小爭議。
李在明表示,軍隊聲譽遭受「無止境的下滑」,呼籲軍方重拾民眾信任。並強調,「旨在保護人民的軍隊,絕不能再次將槍口對準人民。」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