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研究指出,在森林漫步15~30分鐘的「森林浴」,就能明顯降低壓力荷爾蒙濃度、心跳、血壓,堪稱是大腦的排毒計畫。(圖/屏東林管處提供)秋天適合外出散步。醫師黃軒表示,研究指出,僅僅在森林中漫步15~30分鐘的「森林浴」,就能明顯降低壓力荷爾蒙濃度、心跳、血壓,讓身體放鬆,堪稱是大腦的排毒計畫。國際期刊發現,在各種運動中,「散步」的抗憂鬱效果名列第二,僅次於舞蹈,甚至比瑜伽與騎行更顯著!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表示,一篇刊載於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的研究指出,僅僅在森林中漫步15~30分鐘,就能明顯降低唾液皮質醇濃度、心跳與血壓,並提升副交感神經活性。這意味人的身體真的「放鬆」了。
他表示,森林浴之所以能抗憂鬱,是因它是一場大腦的排毒過程。樹木釋放的植物揮發性化合物,能刺激大腦釋放血清素與多巴胺,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正是抗憂鬱藥的目標。
有研究發現,在各種運動中,散步的抗憂鬱效果名列第二,僅次於舞蹈,甚至比瑜伽與騎行更有效。研究者認為,因為散步時,人的大腦釋放出內啡肽,能讓人心情愉悅、疼痛感降低;若地點換成森林,療效更佳。空氣裡的負離子能增進腦部氧氣流量,讓憂鬱、焦慮的情緒消散。
「一場森林散步,就能改變大腦。」黃軒表示,在大自然中行走90分鐘能減少自我負面回想與焦慮症狀,因為森林能「關掉」大腦中不斷自我批評的迴圈,讓人避免精神內耗。
森林浴還可助眠 比褪黑素更自然
黃軒並表示,森林浴還有助眠效果,是比褪黑素更自然的療法。研究人員讓睡眠障礙患者進行2小時的森林漫步,際睡眠時間從平均365分鐘延長到420分鐘,睡眠深度與滿意度皆顯著提升。亦即多睡2個小時,還少做惡夢。
他建議,民眾應讓自己每週有1~3次、每次1~3小時的森林浴,若無暇去郊外,即使在城市公園中接觸自然15分鐘,也能改善情緒與注意力。因此,不妨在秋天,穿上輕便的鞋,去住家附近的綠地走走,就能讓大腦重啟、情緒歸零,這就是最溫柔的抗憂鬱良方、最助眠的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