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人好好的就突然倒下?」名醫2字回應!最新研究揭密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王介立表示,一個人在突然倒下去前,都有跡可循。(圖/部立彰化醫院提供)
醫師王介立表示,一個人在突然倒下去前,都有跡可循。(圖/部立彰化醫院提供)

許多人對猝逝新聞的反應就是「人好好的,怎麼就突然倒下去了?」醫師王介立表示,他一直覺得這句話是「幹話」。多數的「突然」,其實都有跡可循,一項韓國指發現,幾乎所有的心血管事件都發生在至少一項傳統危險因子未達標之後,例如血壓、血糖等超標。

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在其臉書表示,本月(10月)發表的一項韓國所做的研究發現,幾乎所有心血管事件(例如冠心症、心肌梗塞、心衰竭或中風)都發生在至少一項傳統危險因子未達最佳,或臨床上明顯偏高之後。

王介立表示,該研究作法是從2個大型前瞻世代擷取已發生冠狀動脈疾病、心衰竭或腦中風的個案,回頭檢視在事件發生前,患者是否存在「未達最佳」的4大傳統心血管危險因子。定義如下:

血壓:收縮壓 ≥120 毫米汞柱,或舒張壓 ≥80毫米汞柱,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血脂:總膽固醇濃度 ≥200 mg/dL,或正在接受降脂治療。

血糖:空腹血糖濃度 ≥100 mg/dL,或已診斷為糖尿病,或正在接受降糖治療。

抽菸:過去或現在抽菸。

該研究的研究對象包括南韓、美國心血管事件患者,以人群為基礎。王介立表示,研究發現,幾乎所有心血管事件都發生在至少一項傳統危險因子未達最佳或臨床上明顯偏高之後。「沒有任何已知風險因子而發作的情況,非常罕見。」

#猝逝

【#直播中LIVE】【20251027】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