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新銳建築獎前進東京!與日本新銳建築師展開對話交流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由台北市建築世代會主辦的ADA新銳建築獎首次跨海到東京,以《A Joint Future:TAIWAN ADA Awards in JAPAN》主題盛大開幕,地點特別選在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妹島和世 設計的 SHIBAURA HOUSE(芝浦之家),一棟以通透、開放著稱的建築,映照出本次展覽的精神:共享、對話、與共創未來,在東京展現台灣新世代建築能量,展覽時間從10月25日到11月2日。

新銳建築獎前進東京,與日本新銳建築師展開對話交流。(圖/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提供)
新銳建築獎前進東京,與日本新銳建築師展開對話交流。(圖/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提供)

10月24日開幕當天,匯聚了日本與台灣建築界的重要人士與學者,包括日本建築學會會長小野田泰明、知名建築家城戶崎和佐、駐日本代表處蔡明耀副代表、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會長蔡漢威、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駱麗真、以及國家文藝獎得主建築師黃聲遠等,貴賓還有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長林聖峰、實構築學會榮譽理事長廖明彬,日本著名事務所日本設計、日建設計、三菱地所均派員參加,也包括東京大學、東京科學大學、近畿大學和宮城縣大學等校建築系教授。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會長蔡漢威說,台灣新銳建築獎首次跨出台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新銳建築獎不僅是一個鼓勵的獎項,更期待它是一個交流的平台,為台灣帶出更多的年輕建築專業人才,提升共創未來的理念,這次將台灣的十組人帶到東京與日本建築新銳展開深度交流,以建築為共同語言,深化台日兩地在文化、教育與專業領域的交流合作。透過展覽與論壇的雙向對話,促進新世代建築師之間的經驗分享與理念激盪,開啟跨國共創的契機,攜手探索永續城市與未來建築的多元可能。

透過展覽與論壇的雙向對話,促進新世代建築師之間的經驗分享與理念激盪,開啟跨國共創的契機,攜手探索永續城市與未來建築的多元可能。(圖/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提供)
透過展覽與論壇的雙向對話,促進新世代建築師之間的經驗分享與理念激盪,開啟跨國共創的契機,攜手探索永續城市與未來建築的多元可能。(圖/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提供)

台灣駐日副代表蔡明耀公使則提到,這樣的台日交流機會相當難得,這次台日建築交流第一次以年輕建築師為主題,象徵台日建築交流已發展出多層次的交往管道。今天來到這棟由日本妹島建築師設計的房子,流動的透明感,開幕現場下著小雨,站在戶外露台的開幕方式非常特別,從露台望下的都市街景,相當讓人動容,更提升了這樣難得交流機會的珍貴性。

本次展覽主要是提升台日「國際交流」及對話」,日本建築學會會長小野田泰明也表示與台灣的緣分相當的深,很高興可以看到年輕的台灣建築創作者來日本展出,青春的氣息相當具有力量感,很高興能夠看到下一個世代的青春脈動,看到如此多的作品,涵蓋的內容有實驗性、教育性、更有社會參與力,非常值得來東京參觀展覽。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會長蔡漢威(左)表示,台灣新銳建築獎首次跨出台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期待它是一個交流的平台,為台灣帶出更多的年輕建築專業人才。(圖/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會長蔡漢威(左)表示,台灣新銳建築獎首次跨出台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期待它是一個交流的平台,為台灣帶出更多的年輕建築專業人才。(圖/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會長蔡漢威表示,「A Joint Future」是一場關於建築、社會與自然關係的共同提問。展覽以「連結」為核心,呼應當代建築面臨的挑戰,如何在資源有限、環境危機加劇的時代中,透過創新與協作構築永續的未來。展出作品橫跨多種尺度,從思考住宅、都市再生到材料實驗,每件作品都體現新世代建築創作者在地觀察與全球思考的融合。台日共展的形式象徵著「未來的明日」的理念——從材料循環、地方文化、社會互動,到建築教育的未來,構築出跨國的思想網絡。

台灣駐日副代表蔡明耀公使(左)表示,這樣的台日交流機會相當難得,象徵台日建築交流已發展出多層次的交往管道。(圖/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提供)
台灣駐日副代表蔡明耀公使(左)表示,這樣的台日交流機會相當難得,象徵台日建築交流已發展出多層次的交往管道。(圖/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提供)

蔡漢威說,ADA新銳建築獎自成立以來,致力於發掘與推廣台灣建築新生代的創作能量。這次首次登陸東京,不僅是展覽的延伸,更是文化互動的實踐。透過與日本建築界的連結,台灣年輕建築師得以在國際舞台上展現獨特視角,並與亞洲新興力量共同探索未來建築的可能。正如展覽主題所言,「A Joint Future 並非關於某一方的未來,而是我們共享的未來。」在氣候危機、社會變遷的時代,建築成為回應世界的重要語言。而這場展覽,正是一次誠摯的邀請——邀請大家一同思考,如何以建築構築希望。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