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川普再提自己任內 習近平承諾不犯台!白宮曝中解除晶片出口禁令

編譯林浩博/綜合報導

隨著10月30日「川習會」落幕,美國總統川普接受CBS節目《60分鐘》專訪。川普再度強調,會上並未提及台灣議題,但他也重申,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先前向他保證,在川普總統任內不會對台灣動手,「因為他們知道後果」。另外,白宮1日晚間公布美中貿易協議細節,包括中國承諾放寬車用晶片出口禁令。汽車大廠的晶片荒焦慮,終於獲得緩解。

川普與習近平會面。(圖/翻攝畫面)
川普與習近平會面。(圖/翻攝畫面)

川普在2日播出的節目專訪稱,上週四他與習近平的會面中,從未談及台灣議題。話雖如此,川普確信,只要他在任,中國就不會犯台,「他(習近平)公開說過,他的人在幾場會議也公開說過,『只要川普還是總統,我們什麼事都不會做』,因為他們知道後果」。

10月30日的南韓川習會後,川普搭乘空軍一號返美途中,就搶先透露,會上未提台灣議題。當天隨後中國官方所發布的新聞稿,也罕見對台灣隻字未提。

美國政府長久以來,都憂心中國會武力犯台。1979年《台灣關係法》雖未規定美軍有保衛台灣的義務,但要求美方須確保台灣擁有資源來保衛自己、阻止北京單方面改變現狀。

川普在專訪被問及,一旦中國進犯台灣,美方會否出兵保護。但川普對此未正面回應,僅說:「事情發生了,你就會知道,他(習近平)知道答案。」

美聯社報導,美國歷屆政府,不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主政,對台海議題都採取「戰略模糊」,從未表明如果中國侵台的話,是否會軍事介入。

若真如川普所說,只要他在白宮一天,台灣就安全無虞,不用擔心中國侵犯?對於此問題,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避而不答,而是老調重彈官方立場。

劉鵬宇在聲明重申,中國「絕不允許任何人或勢力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也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中國人民才能作出決定」。

至於白宮,對於川普口中的「習近平不犯台保證」,他們也沒提供進一步的細節佐證。

鏡頭帶回川習會,該場會議以美中經貿為主軸。據BBC報導,隨著川普今年回鍋白宮,對中國祭出關稅,美中兩國相互報復的貿易戰再起,這次雙方達成貿易協議,衝突獲得了降溫。

白宮1日公布了協議的「事實清單」(fact sheet),多數內容川普於川習會後,即提前曝光。中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則稱,協議的細節已由「主管機關」公布,他並指出「中美貿易關係本質上屬於互利」。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2日的CNN專訪卻語帶保留,「我們沒有要與中國脫鉤,......但他們過往的表現,顯示它們並非可信賴的夥伴。」

協議當中的一大重點,是處理中國對車用晶片出口的限制。各界憂心,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晶片無法向外輸出,將引發全球供應鏈的危機。安世半導體屬於中資公司,但總部設於荷蘭,高達70%該公司在歐洲製造的晶片,運往中國封裝,再向其他國家出口。

根據協議的事實清單,中國將「採取適當措施,以確保安世半導體在中國的廠房恢復貿易活動,允許關鍵成熟製程晶片重新向世界其餘地方供貨」。

中國此前在1日就放出風聲,稱正考慮將部分企業豁免於晶片出口禁令。10月,Volvo與福斯 (Volkswagen)兩家汽車大廠警告,晶片荒恐迫使他們暫時關閉部分工廠,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更是直言,晶片短缺將危及生意。

川習會前夕,中國中糧集團(COFCO)向美國購買18萬噸大豆。(示意圖/PIXABAY)
川習會前夕,中國中糧集團(COFCO)向美國購買18萬噸大豆。(示意圖/PIXABAY)

除了放寬車用晶片出口限制,中國還在協議中承諾,暫緩10月所宣布的稀土出口管控一年。稀土可是製造汽車、武器與飛機的關鍵原料。

另外,隨著中國同意採取「重大措施」處理芬太尼流入美國的問題,白宮稱將降低對中關稅。

根據協議細節,中國也將在今年11、12月採購1200萬噸美國大豆,往後三年則每年進口2500萬噸,採買量恢復至先前水準。今年稍早的美中關稅戰期間,中國停止了對美國大豆的購買,造成川普鐵票倉的「紅州」農民流失訂單,生計受創。

中國的大豆訂單轉向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國家,旅美教授翁履中分析指出,停買大豆是中國對美「威力最大的談判籌碼」,因為鐵票倉的動搖,可能引發對川普的美國國內政治風暴。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川習會」釜山登場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