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國界/把垃圾變美食!荷蘭驚現「廢棄食品」餐廳

記者范逸華、劉伯奇/採訪報導

創意不只可以博鈞一笑,甚至還能幫助解決糧食問題,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統計,每年約有3分之1、大約13億噸的食物被丟棄。尤其是國民平均所得較高的歐洲,每天超市裡大量賣不出去的即期商品,直接被丟到垃圾桶,如果繼續放任下去,2020年被浪費的糧食還會多出40%!現在荷蘭有一群年輕人想出了一個好點子。每天早晨去超市收集不要的即期品,靠著這些「剩食」開了一家人氣餐廳!

消失的國界/垃圾變美食?! 荷蘭驚現「廢棄食品」餐廳廳

▲荷蘭新開張的「剩食」餐廳。

賣點不是雅緻裝潢、也不是頂級食材,全荷蘭最時髦餐廳裡,食客大啖的是一種另類「剩宴」。因為這每一口食物,本來宿命是躺在垃圾桶裡。

剩食餐廳共同創辦人Freke:「你想要看我們在哪裡拯救食物嗎?」

記者:「怎麼救食物一命?」

剩食餐廳共同創辦人Freke:「進來吧…。」餐廳創辦人之一的Freke,鏡頭前公開。

剩食餐廳共同創辦人Freke:「這是我們的食物拯救車,就在那裡!」每天早上派4輛「食物救援車」專門到超市撿菜,食物保衛戰。

食物救援車成員:「我們拿到了一些花椰菜、一些胡蘿蔔。」超市賣不出去準備丟掉的青菜、水果,在他們眼中都是寶。

 消失的國界/垃圾變美食?! 荷蘭驚現「廢棄食品」餐廳廳

▲「剩食」餐廳每日都派出食物救援車,去拯救即將被銷毀的食材。

食物救援車成員:「我們有一些辣椒,他們不再新鮮而且乾,但他們還是很好。」乾扁的辣椒、出水的蔬菜。

食物救援車成員:「砍掉一段,還是一個很漂亮的產品。」只要還有一絲希望,搶救食物生命線。

剩食餐廳共同創辦人Freke:「舉例來說一個發霉了,但是另一個是好的,所以我們用好的那一個,但是對超市客戶來說他不會想買它。像這個組合,它破掉了但還是很好對吧?」

拯救食物點子來自28歲的Freke和她的3個朋友,本來在荷蘭超市實習,參加公司內部創意比賽,突發奇想覺得超市每天這麼多食物丟進垃圾桶太可惜,不如開間「剩食餐廳」。沒想到好點子贏得冠軍和2萬歐元,4個年輕人乾脆就拿著這筆獎金,自己創業開了荷蘭第一家「剩食餐廳」,如今餐廳90%食材就是老東家超市的下架品。

消失的國界/垃圾變美食?! 荷蘭驚現「廢棄食品」餐廳廳

▲剩食餐廳共同創辦人Freke希望藉此拯救糧食危機。

食物救援車成員:「你可以看到這並不再完美。」

記者:「這是因為酒標?」

食物救援車成員:「對酒標,但裡面是非常好的。」

記者:「超市丟掉這個只是因為酒標嗎?」

食物救援車成員:「對。」

記者:「我們可以用這酒做很多很酷的事情,作菜或是雞尾酒。」

食物救援車成員:「我可以喝,哈哈。」

大型企業沒法解決的難題,年輕人用創意找解方,救回來所有食材、商品得先篩選,腐壞的送能源公司變生質燃料,但每天仍有8成食物在這群荷蘭青年手裡「重生」。

主廚Lucas負責妙手回春施展魔法,主廚Lucas:「這個壞了、這個也壞了,但這些都還是好的。」撿回來的蛋加上牛奶和香料,一點點往正煎烤的蕃茄、黃瓜上淋。當然,眼前這些蔬菜、這兩片麵包、還有這頭削成細絲的馬鈴薯,全都是幾小時前差一步就進垃圾筒的「剩食」。

消失的國界/垃圾變美食?! 荷蘭驚現「廢棄食品」餐廳廳

▲難以想像種種美食都是由廢棄食材改造。

剩食餐廳主廚Lucas:「馬鈴薯可以一直存放,所以我們有很多馬鈴薯,根據他們是哪一種馬鈴薯,這種就很適合做薯條,另一種就是適合做泰式魚餅。」至於肉類則和特定肉舖合作,用一般歐洲消費者不買的「邊料」。

剩食餐廳主廚Lucas:「這是雞骨頭、骨架,所有的肉都被取下來了,我們免費拿到的或是非常便宜,像是1歐元就有1公斤,這就是剩食,我們用這些骨頭來煮湯。」但「垃圾烹調術」得和時間賽跑、爭「鮮」恐後,因為剩食本身就踩在過期紅線上。

消失的國界/垃圾變美食?! 荷蘭驚現「廢棄食品」餐廳廳

▲剩食餐廳主廚Lucas表示,食材都會盡快用掉以確保沒過期。

剩食餐廳主廚Lucas:「我們每天拿到新的東西,大部分在1天之內把它用掉,這些東西來都是新鮮的,我們用來做晚餐,所以每天的菜單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餐廳沒有菜單,主廚每天依收集的「素材」再寫下「今日菜色」,到剩食餐廳的客人也得接受遊戲規則。餐點一律10歐元,在物價高的荷蘭算非常平價,但要說服民眾掏錢,吃真正的「垃圾食物」一開始也是充滿挑戰。

消失的國界/垃圾變美食?! 荷蘭驚現「廢棄食品」餐廳廳

▲剩食餐廳主廚Lucas每日都製作「當日限定」餐點。

剩食餐廳共同創辦人Freke:「人們想到剩食,他們會覺得是一些不好的東西,但很多剩食其實還是很好的、仍舊是可以吃的,所以改變剩食的地位,所以我們不說『剩食』,我們說這是食物『加值服務』。」用「加值服務」來思考剩食這件事,幫民眾換腦袋,更以公開式廚房的設計降低食安疑慮。

剩食餐廳共同創辦人Bart Roetert:「整個過程從拿到素材到電動車上,到開放式廚房甚至到餐盤上,整個過程都是公開的,你可以了解這個過程,我覺得這是成功的原因。」

消失的國界/垃圾變美食?! 荷蘭驚現「廢棄食品」餐廳廳

▲共同創辦人Bart Roetert認為他們成功的原因,在於公開的流程讓顧客放心。

僅管沒找第3公證單位天天檢驗「剩食」安全性,剩食能不能食,建立在客人和老闆的信任關係上,但剩食餐廳開業不到1年,生意就好到已經準備拓展第2家分店。剩食變好料,不只解決糧食浪費問題,還成能賺錢的一門生意。

荷蘭成功經驗也讓台灣年輕人跨海取經。跟著荷蘭剩食NGO組織,學著把從菜市場攤商手中撿來,賣不出去的水果製成冰淇淋。

消失的國界/垃圾變美食?! 荷蘭驚現「廢棄食品」餐廳廳

▲剩食餐廳的成功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學習效法,儼然已成為一種新概念。

剩食社企顧問kobe:「這些水果本來是要丟進垃圾桶的,不是很神奇嗎?我們為什麼要丟掉能夠製作這麼好的東西。」或者是搖身一變成蘋果蛋糕。

朱寶萱:「它是蘋果蛋糕,它是我們剛看到冷藏櫃裡的蘋果打成泥。」甚至是亞洲最常見的果乾。

朱寶萱:「香蕉乾,我們就是在這裡做的,我們有兩台機器可以製作果乾。」32歲的朱寶萱,台大地質系畢業,來荷蘭念工業生態學碩士,過去長期關心環境議題,接觸「剩食」後不一樣想法在心中萌芽。

消失的國界/垃圾變美食?! 荷蘭驚現「廢棄食品」餐廳廳

▲跟著荷蘭剩食NGO組織的留學生朱寶萱,在荷蘭充分認識了「剩食」新想法。

朱寶萱:「這是一種用正向的態度,來面對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像以前一樣我們去抗議,為什麼不做這個、為什麼不做那個。不是一定要用很衝突性的方法也可以解決事情,可能對很多其他人來講,又是一個非常新的概念,你要怎麼把一個問題,做成一件好玩的事。」所以朱寶萱決定把在荷蘭看到學到的「剩食經驗」帶回台灣,也要在台灣開一家剩食餐廳。但首先要面對就是兩國食物種類大不同。

朱寶萱:「食物種類啦!我想到食物種類就覺得頭很大,這邊如果我們去超商的話比較多根莖類,那我們知道根莖類,就是相較起來比較耐放一點,但是我們(台灣)那裡就是比較多葉菜類、蔬果也是熱帶蔬果,這些東西成熟度都比較快。」還有華人社會對吃剩的東西,多一層根深蒂固的「階級性」歧視。

消失的國界/垃圾變美食?! 荷蘭驚現「廢棄食品」餐廳廳

▲留學生朱寶萱,未來也想自己開一家剩食餐廳。

朱寶萱:「一定就會說是乞丐的食物啊!這樣子喔,你要不要打去什麼、什麼之家跟他們合作?那你去找什麼總經裡幫忙之類的。對過剩這件事情,在這社會上把它想成是有一點財富必備的額外負擔,我們並沒有把它想成是財富,不應該承擔的負擔。」

剩食社企顧問Kobe:「我們習慣所有東西都要很美好,像是日本料理和法國菜,在台灣也一樣,所有的料理都看起來很完美。不,這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要節省,從社會取來的資源要有效的利用和節省。」搶救食物大作戰,從垃圾桶到餐桌,年輕世代用創意和勇氣,把熱血變商業模式,做好事又能獲利。(整理:實習編輯黃逸倫)

三立新聞台 加入 @setn 好友 #消失的國界

   《消失的國界》節目播出時間

首播:三立新聞台(六)23:00
重播:三立新聞台(日)10:00、(隔週日)03:00

完整的內容,請鎖定三立新聞台《消失的國界》。加入【消失的國界】粉絲團,一起探索全世界!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