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你是哪一種攀登者?哈佛生也在學的逆境領導力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單小懿/商業周刊

金融海嘯後,黑天鵝事件頻傳,人們遭遇逆境的頻率也不斷拉高。如何面對逆境,成為此刻人們最需要修煉的一堂課。

1997年,明尼蘇達大學博士史多茲進行一項為期20年、10萬個以上的個案研究發現:成功的關鍵不是天分、學歷、也不是財富,而是面對逆境的能力,他將其稱為「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簡稱AQ)。

AQ包含四要素:CORE。

「控制」(Control),指逆境發生,你當下的反應,你是戰或逃?

1968年墨西哥奧運,坦尚尼亞選手阿赫瓦里(John Stephen Akhwari)出現高海拔缺氧症狀,且半途摔倒,右膝受傷、右肩脫臼。如果是一般人多半選擇棄賽,但他說:「我的國家從5千英里外送到這裡,不是要我參加比賽,而是要我完成比賽。」

他持續跑著,直到頒獎典禮結束後2小時,原本散去的人潮重新回來為他加油,當他拖著跛腳跑進體育場內,全場觀眾起立鼓掌。這幕被譽為「奧林匹克史上最感人的一幕」,也說明了,一個人遭遇逆境時的自我控制力越高,越相信人定勝天者,將較宿命論者更容易超越逆境。

「歸屬」(Ownership),指當逆境發生,你把焦點放在責備別人,還是如何改善目前的情況?

1914年,英國探險家薛克頓帶領28人,打算橫越南極大陸,但船行一半遭遇浮冰群,計畫失敗。然而,為什麼這個探險卻被後人稱為「史上最成功的失敗」,薛克頓也被譽為偉大的領導者。

劍橋大學後來分析,薛克頓當時持守「一個都不能少」的責任感,讓他在700多天的極地漂流,帶領團隊度過浮冰求生、缺糧、內訌各種險境,最後終能全員生還。

▲情境示意圖/商業周刊提供

「範圍」(Reach),指逆境發生時,你如何評估它的影響範圍?人對逆境界定的範圍不一,這影響解決逆境的態度和方式。

群邑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余湘於2008年,腦動脈瘤破裂,18天內開3次刀,從鬼門關回來後,余湘反應明顯變慢,但她沒將此逆境的範圍擴大解釋為事業休止符,從此退休,反積極投入1億元買下負債4千萬元的聯廣,並在4個月內轉虧為盈,成為台灣前三大廣告公司。對逆境的影響評估過輕或過重,都不利於逆境的克服,而這跟一個人的經驗、見識與性格都有相關。

「持續」(Endurance),指一個人面對逆境的持續力,包括對逆境將持續多久的研判。

女子高爾夫球選手盧曉晴,2008年從美國轉戰日本,希望能突破瓶頸,反而面臨語言不通、找不到合適的桿弟等難關,成績不如預期,可是她相信這個逆境只是暫時的,陰霾終將消散,於是在低谷中堅持4年,終於,在2013年拿下征戰日本首冠。

一個人AQ高低,由上述四元素高低所決定,AQ越低,遇逆境越容易抱怨、怪罪別人,不想解決之道,這會讓逆境越變越大;AQ越高,遇逆境則專注在解決問題,具備彈性和高度復原力。而這些,都是可透過後天學習而成的。

史多茲用爬山,將領導人分為三類:低AQ的放棄者(the Quitter),中AQ的露營者(the Camper)和高AQ的登頂者(the Climber),其中前兩類就占了7成。黑天鵝頻仍的時代,無論你屬於哪一種人,只要持續增強AQ,終究有登頂的一天!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 @setn 好友 #第一次工作就上手

【#直播中LIVE】總統蔡英文頒授張忠謀「中山勳章」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賴清德新內閣人事第四場發佈會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