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不斷!東京使館大動員防災演練 連外國人都加入

三立新聞網駐日特派 潘彥瑞/日本報導

幾個老外女生站上地震車,看起來興奮又緊張。東京這天氣溫不到十度,空曠的駒澤奧運公園大風呼嘯,她們縮著脖子,車上蹦蹦跳跳。「請蹲到桌子下面,抓緊桌腳!」穿著東京消防外套的歐吉桑每講一句,都有時間差要等翻譯再轉成英文,她們像預備好要被嚇壞那樣問:「等一下會震到幾級?」「七級」。車子還沒搖,她們已經開始「啊…」,但臉上笑咪咪,像在玩大人的迪士尼樂園。

天災不斷!東京使館大動員防災演練 連外國人都加入

▼▲外國人加入防災演練,嘗試今年初登場的VR體驗車。

天災不斷!東京使館大動員防災演練 連外國人都加入

這是東京都舉辦的外國人防災演練,小池都知事親自來視察:「東京有50萬外籍居民,去年北海道有地震,日本很多天災,外國朋友不一定有經驗…」。有260名外國人報名參加,我跟幾個非洲朋友一團,第一關就嘗試今年初登場的VR體驗車。跟傳統地震車不一樣,這輛新裝備像貨櫃車那麼大,有八個會上下搖晃搭配爆炸聲響的座位。一戴上VR眼鏡,你就像在自家二樓感應到激烈震動、鄰居尖叫,大家在虛擬實境裡左右張望,閃過倒下書架、眼看廚房起火,客廳門卻被卡住逃不出去…。東京消防說虛擬體驗車造價1億3千萬日圓,幾乎是舊型地震車一倍,不過除了還沒模擬出濃煙嗆傷、火焰燒傷的痛感外,的確是最能讓人直接感受地震恐怖的武器。

天災不斷!東京使館大動員防災演練 連外國人都加入

▼▲東京邀請260位外籍人士參與防災演練,現場也會傳授基礎急救課程。

天災不斷!東京使館大動員防災演練 連外國人都加入

採訪結束看新聞才知道,演練隔天(1月17日)是阪神大地震周年。那次奪走6千多條人命,20萬棟房屋倒塌。東京在日比谷公園辦追思會,事件發生的5點46分默哀。對地震,日本社會不是只有點點蠟燭感傷懷念,一年到頭所有城市、所有單位都做防災演習。像這次,外國人也納入訓練,每年檢討每年改進,今年就新推出大型的VR體驗車。首都演練還廣邀各國使館來觀摩,讓友邦平時先了解日本有做哪些準備,災害都是突然襲擊必定手忙腳亂,那時再從頭溝通怎麼來得及?謠言、缺乏互信,常讓天災又擴散成人禍。我在台灣跑過十幾年黨政新聞,老實說,沒印象我們有對外國人做防災演練,友邦知不知道發生地震台灣怎麼因應?還是,我們連自己人的演練也隨隨便便?

記得上次北海道地震,有台灣網友拍下日本居民在超市跟便利商店外,排起超長人龍,所有人安安靜靜。沒有喧嘩沒有哄搶,秩序甚至比平常還要好,影片上傳到網路,台灣鄉民一片嘩然。是因為日本人天生愛排隊嗎?恐怕不是。如果人家沒有從幼稚園、小學、長大到會社上班,每年都被訓練災害因應怎麼做,地震一來也不可能冷靜反應安靜忍耐。人性本能的恐慌混亂,反而會阻礙救援損人害己。

拿這場外籍居民演練來說,東京安排的「必修」課表長達3小時,不是看看錄影帶,蹲到桌下五分鐘了事。大夥戶外「玩過」地震車後走進體育館,室內有老師在舞台上扭腰擺臀,嘻嘻哈哈教一群老外「帶動唱」。本來以為他們是太無聊在殺時間,等看到白板漢字寫「避難所生活體驗」,志工穿「健康支援隊」背心,我下巴差點掉到地上。原來人家連萬一災害持續,必須長期疏散的「抗戰生活」,都有規劃。避難窩住收容所,想著貸款繳一半的房子倒塌,親友下落不知在哪,沒有天天舒筋活骨豈不遲早憂鬱上身?

「避難生活體驗」課還包含試住「紙旅館」,它是用相當粗硬的厚紙筒搭建框架,拉上布簾隔間,就變成每個四平方公尺的小房間。四間合起來算一個單位,志工示範秒速組裝,造價只要8千日圓,可能是世界最便宜的「房子」。軟墊上鋪好日式「布團」休息,想像是躺在榻榻米上,有布簾稍微區隔隱私接近「家的感覺」,也是長期抗戰需要營造的「心理環境」。老外如果睡不慣地板,紙旅館也有普通高度的紙床,我特別跑進去「試坐」拍照,體驗一下克難中的「舒適感」。

天災不斷!東京使館大動員防災演練 連外國人都加入

▼▲外籍居民參觀紙旅館,記者也試坐紙床。

天災不斷!東京使館大動員防災演練 連外國人都加入

最後一堂課是參觀展示攤位,我的目光很快被一張太空艙海報吸引,大標題寫著「宇宙日本食」,桌上卻擺著一排手掌大的料理包,封面印上「安心米」。業者介紹才知道這大有來頭,它的內容物有100克,加熱水只要15分鐘、常溫水一小時,不用電鍋微波爐(逃難時可能都沒有),就自動「熟成」270克的雜菜飯。有多種口味,價格從260到400日圓一包,本來研發是為解決太空人吃的問題,現在用來幫避難的地球人填飽肚子。保存期限長達五年,日本人家家戶戶都有逃生包,裡面準備食物電池手電筒,我家是擺巧克力棒但經常會過期,換「太空米」可以五年不操心。

▲長效避難米加水就能吃。

避難生活吃喝拉撒都是問題,隔壁攤位就賣紙馬桶,摺起來65公分高,號稱兩百公斤的胖子坐也不會垮。它設計供四人小家庭使用,能處理五天的排泄物,售價6500日圓。說到這,原來日本人跟災害「共生」的意識,已經從求生、演練、體驗,形成一套產業。難怪太空米業者還開發出長效餅乾、麵包、御飯糰,連海鮮、鮭魚口味都有,記者還活在泡麵時代,只能嘆為觀止。

▲紙馬桶耐重2百公斤。

訓練結束,走出戶外草皮上偶然發現兩排整齊的人孔蓋,算一算有18個,鐵蓋刻著「災害用トイレ(廁所)」。想起消防教官說,萬一避難所人滿為患廁所不夠用,戶外有簡易「鐵蓋式廁所」,開蓋即可「方便」,旁邊還加裝台灣鄉下也有的古早味「水拹仔」能按壓沖水。大庭廣眾下怕尷尬嗎?簡便廁所旁的鐵櫃裡備有三角小帳棚,打開一罩,讓人方便沒壓力。

▲簡易鐵蓋廁所用帳篷。

我好奇盯著一旁的地圖標示仔細算,公園裡有六處災害用鐵蓋廁所,邊看才意會過來,東京消防選「駒澤奧運公園」演練,因為這裡就是避難收容中心。回家翻閱新聞資料發現,參與演練的260名外國人裡,竟有一半是來自世界56國大使館或國際組織,這代表東京都請各國外交官,從頭到尾親自「實地體驗」當地避難工作。萬一災害發生,各國外館都了解本國居民如何疏散,受到什麼照顧。

這讓人想起那次大阪燕子颱風,因為巴士謠言風波輕生的蘇啟誠處長,跟北海道地震時,要求辦事處安排住飯店的台灣遊客。當受災苦主日本國民安分睡避難體育館,或規矩排隊每人買限量物資的時候,我們的網友卻在吵台灣辦事處冷血,國人沒巴士坐,不想睡地板吃泡麵。如果代表處當時向國內說明,日本會妥善安排照顧,網民會接受嗎?還是我們從小就沒接受完整防災演練,遇事只會驚慌抱怨?

2018年日本吃了不少苦頭,大水、地震、颱風死亡將近三百人,12月選出的年度漢字「災」,代表一年的心聲。但飽受天災磨難的國家,沒有一個官員被怪罪下台,反而是台灣賠上一名外交官。如果災害場景換到台灣島,大概是水災來罵總統、地震搖罵官員,連出國遇颱風都是外交官的錯。事實是不斷的怪罪別人,把民主變成教訓發洩遊戲,結果人人互推責任,誰來著手改善?上次關西機場事故後,大阪市府馬上想辦法研究如何幫外國人獲取正確資訊,避免謠言造成救災混亂。東京是世界最大都市富可敵國,我們也許沒那麼多經費,重點是,台灣人有沒有想到平時該做什麼,國家有沒有積極設想準備?社會有沒有共識遇到災害的反應該是冷靜互助,還是著急上網臭罵政府?政治人物可以不斷輪替,人民有權口水互批,迷信藍綠紅黃白誰比較厲害,但如果政論節目跟網路能救命,我們還需要消防隊嗎。

加入 @setn 好友

【#直播中LIVE】【2024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4/25試放場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蕊米打電玩】跟蕊米一起來尋找 花園裡隱藏的100隻卯咪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