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捷案省思/希望就在雲的後面 生命總要向前

記者鍾志鵬/台北報導

2014年5月,社會還沉浸在慈愛溫暖的母親節氣氛,但不久之後21號,發生震驚各界的鄭捷殺人案,造成4死24傷,包括鄭捷家人在內,一共傷害29個家庭。如今5年過去,鄭捷已在2016年5月10號,三審死刑定讞,執行槍決。犯罪的理由原因千絲萬縷難解,因為【我們與惡的距離】探討無差別殺人事件,使得鄭捷殺人案,再度受矚。也使法務部推動的【修復式司法】,在懲罰式法律之外,溫度被看見。以宏觀的角度,呈現加害人跟被害人的家屬,其實都一樣是被害人。

三立新聞資料照+記者林宥村攝影

▲鄭捷已遭槍決,還活著的人該向前看。(圖/三立新聞資料照)

三立新聞資料照+記者林宥村攝影

▲鄭捷已遭槍決,還活著的人該放下仇恨。(圖/三立新聞資料照)

三立新聞資料照+記者林宥村攝影

▲鄭捷已遭槍決,他的父母,司法與外界認為他們其實也是被害人。(圖/三立新聞資料照)

傷害不能當作沒事 活著的人需要救贖

人死不能復生,傷害不能當作沒事,犯錯更不能一筆勾銷。但重要是加害人與被害人的雙方,都要重新出發。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李曉明的媽媽對女兒李大芝說:【加害人的家屬沒有幸福的權利,但千萬不能做傻事…該面對就是要面對..躲也躲不掉】,是心酸更是勇氣。

三立新聞資料照+記者林宥村攝影

▲弟弟遭人砍死的小惠姐在【犯保】陪伴下,走出傷痛,重生以【馨生人】志工助人。(圖/記者林宥村攝影)

平常要好好生活 那只是隱藏不是原諒

在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擔任志工(稱為馨生人)的小惠姐,想起親弟弟遭人亂刀砍死的那一天,傷痛依然撕心裂肺,本想手足一起變老的平凡期待,硬被中斷。她哽咽著說,沒有一天不想弟弟,只是把痛藏起來,轉為幫助有一樣遭遇的家屬,因為她懂那種痛,可以同理心幫被害人家屬面對龐雜的法律問題。也語重心長表示,自己沒那麼豁達與偉大,她不想再見到兇手家人,但會祝福他們好好過日子。

三立新聞資料照+記者林宥村攝影

▲弟弟遭人砍死的小惠姐說,自己不是聖人可以面對加害人家屬,但仍祝福他們生活的更好。(圖/記者林宥村攝影)

懂悲傷的盡頭 生命依然有愛與陽光

輔導國內多起重大刑案的楊靜芬心理諮商師說,【悲傷不能永遠,一定要有盡頭】,舉生死學大師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所提出的知名悲傷五個階段(The Five Stages of Grief)。

1.否認(Denial):不相信這個事實…

2.憤怒(Anger):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3.討價還價(Bargaining):如果當初我怎樣…他就不會這樣了

4.沮喪(Depression):走不出悲傷,一直提不起勁…使生活更糟…

5.接受(Acceptance):雖然失去你,一切都不同了,但我會好好活下去...

三立新聞資料照+記者林宥村攝影

▲楊靜芬心理諮商師說,【悲傷不能永遠,一定要有盡頭】。(圖/記者林宥村攝影)

她強調,不是每個人都會依照順序走完五階段,有人只有三階段、有些人會一直無法「接受」...只有讓自己看清楚或讓輔導者知道,當事人正處於哪個階段,【清楚了,才能解決】。

三立新聞資料照+記者林宥村攝影

▲楊靜芬心理諮商師說,面對悲傷的人,不能說「加油」要說「我會一直陪你」。(圖/記者林宥村攝影)

在最需要的地方陪伴 不帶著仇恨過這一生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台北分會督導,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黃珮瑜說,被害人心底深處的痛,外人難以理解,但協會從最需要的三大方向著手,

1.法律:免費幫打官司、寫狀子。

2.身心:協助走出悲傷。

3.經濟:協助賠償與開證明幫助找工作。

三立新聞資料照+記者林宥村攝影

▲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黃珮瑜說,會從法律、身心、經濟三面像協助被害人走出傷痛,回到生活常軌。(圖/記者林宥村攝影)

三立新聞資料照+記者林宥村攝影

▲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黃珮瑜說,期待被害人走出傷痛,回到生活常軌。(圖/記者林宥村攝影)

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黃珮瑜進一步強調,會以溫暖用得到的方式,讓被害人本身或家屬可以帶著對失去親人的愛,繼續前行,而不是帶著仇恨過這一生。

三立新聞資料照+記者林宥村攝影

▲鄭捷案省思,人死不能復生,希望就在雲後面,還活著的人,都該放下罪惡仇恨與哀傷。(圖/三立新聞資料照)

三立新聞資料照+記者林宥村攝影

▲鄭捷案省思,人死不能復生,希望就在雲後面,還活著的人,都該放下罪惡仇恨與哀傷。(圖/三立新聞資料照)

 

 

加入 @setn 好友 #鄭捷案-1825天後的省思

【94要客訴之精彩完整版重現】精神病史遭爆溫朗東求償150萬…徐巧芯:民眾陳情!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