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王」100個死91個!名醫:糖尿病和胰臟癌互為因果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醫界普遍同意,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不少名人不敵胰臟癌過世,包括選擇安樂死的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名嘴劉駿耀、法國名廚侯布雄、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聲樂家帕華洛帝等。胰臟癌不易早期發現、治療難度高、預後不佳且復發率高,是名副其實的「九死一生」!

▲胰臟是一柔軟長形的腺體,位於後腹膜腔,長約15公分、寬約2.5公分,重量75~100公克。胰臟可分為三部分:頭部、體部和尾部。頭部連接於十二指腸部分;中央為體部;末端尖細者為尾部。(圖/翻攝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基隆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錢政弘指出,胰臟癌是惡性腫瘤中的大魔王,難以發現也不易治療。以「5年存活率」來看,國人害怕的大腸癌有60%、肝癌有30%,連難治療的食道癌都還有17%,然而胰臟癌卻只有9%,也就是說每100名胰臟癌確診病患當中,5年內會走掉91位,說是「九死一生」的癌症並不為過。

▲名嘴劉駿耀2018年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2歲。(圖/資料照)

錢政弘醫師分析,胰臟癌不易發現和診斷的其中一個原因和構造有關,胰臟是一個長條形的器官,約12~15公分長,「躲在」胃的後方。臨床上作超音波檢查,探頭放上去,胰臟的前端常被十二指腸擋住,尾端的部分又被胃擋到,只有大約6成的病人可看到胰臟全貌,其餘的不是前端看不到,就是尾部看不到。錢政弘醫師指出,有時候就算很認真為病患作腹部超音波,還是無法看到病變的地方。

另外,胰臟癌的症狀會因為腫瘤長的位置不同而有差異,有60到70%的胰臟癌發生在胰臟頭部,會造成膽汁淤積,病患多因皮膚變黃就醫;如果腫瘤長在尾端,早期沒有甚麼症狀,頂多表現出輕微消化不良或是胃痛,極易遭忽略。此外,胰臟癌治療困難度高,與癌細胞的特性有關,胰臟癌腫瘤除了胰腺癌細胞之外,癌細胞外層還包覆有腫瘤基質(tumor stroma),其組成包括纖維母細胞、胰腺星狀細胞和細胞外基質蛋白等,這些組織會讓化療藥物或放射線難以穿透至癌細胞,造成治療上的困難。錢政弘醫師強調,即便可以開刀切除腫瘤,復發率也高,臨床上有80%的病人會復發。

外科醫師江坤俊也說,胰臟癌的死亡率高,臨床上每5位診斷出胰臟癌的病患中平均會有1位直接放棄治療,至於勉強作治療的,效果也有限,預後都不好。胰臟癌細胞對化療的反應不好,手術的可執行率也不高,以長在胰頭的腫瘤為例,旁邊是十二指腸,後面還有很多條大血管,只要腫瘤稍微「吃到」大血管,刀就不能開了。運氣好一點的患者,腫瘤長在胰頭,很早壓到膽管,身體出現黃疸促使他提前就醫。大多數直到出現疼痛或暴瘦才求診的人,腫瘤早已吃到大血管,動刀無門了!

在人類的惡性腫瘤中,胰臟癌一直是具高度惡性且治癒率、存活率皆低的癌症。病患早期常無顯著症狀,使得胰臟癌非常難以提早發現,然而一旦確診,癌細胞通常已發生轉移。胰臟癌不易提早發現,錢政弘醫師提醒國人,若發現「血糖」和「體溫」不明原因持續上升,而血脂肪、皮下脂肪和肌肉卻逐漸減少(體重減輕),要小心可能是胰臟在發出警訊。另外,不明的疲倦、食慾不振、腹痛(上腹痛)、尿色變深、黃疸、噁心也都可能是胰臟癌的徵兆。

▲胰臟癌有徵兆?錢政弘醫師呼籲國人留意身體警訊。(圖/錢政弘醫師提供)

錢政弘醫師也歸納出胰臟癌發生的原因:吸菸佔30%、遺傳佔10%(家族中3人以上有胰臟癌,約增加32倍風險,屬於高危險群)、飲食佔20%(吃太多高油脂、煙燻或加工紅肉、含糖飲、高果糖會增加罹癌機率)、原因不明佔36%(臨床上碰過不菸不酒的中年女性罹患胰臟癌)。錢政弘醫師特別點出,糖尿病和胰臟癌二者互為因果。胰臟出問題會導致血糖上升,約85%的胰臟癌患者有葡萄糖不耐症(血糖過高)的現象,因此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血糖升高或糖尿病不受控,要特別小心胰臟癌發生的可能性。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傅崐萁堅持訪中!綠委召開「國民黨心裡只有中國,沒有台灣?」記者會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立院司委會審「國會改革」相關條文修正案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