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水滸傳中的「青面獸楊志」 臉上長的其實是這個…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30多歲的王小姐捂著半邊臉、低著頭踏進診間,訴說這塊從小就困擾著她的臉上胎記,讓她每次走在路上都被路人詢問是否被家暴,令她尷尬不已,這次說什麼都一定要把斑除掉!經檢查,王小姐這塊胎記,其實即是所謂的「太田母斑」。

胎記,成大醫院,皮膚部,袁正,太田母斑圖/翻攝自成大醫院臉書

▲太田母斑治療前後對照圖。(圖/翻攝自成大醫院臉書)

成大醫院皮膚部醫師袁正表示,如果有看過水滸傳,必定對書中的「青面獸楊志」這號人物有著深刻印象,書裡描述他臉上就有一青色胎記,相信應該也就是「太田母斑」。太田母斑最早於1939年由日本的Ota教授所提出,常好發於亞洲人,發生率約為千分之1,且以女性患者較常見。臨床表現為青黑色或藍灰色斑塊,主要分布在三叉神經的第一或第二分枝,大約在眼眶周圍、臉頰、額頭或鼻翼等部位,但也可能侵犯鞏膜、結膜或口腔等黏膜的位置;其發生大多為單側,但也有約1成患者會有雙側的分布。

水滸傳,青面獸,楊志圖/翻攝自每日頭條

▲水滸傳中的「青面獸楊志」(圖/翻攝自每日頭條)

袁正醫師表示,多數太田母斑患者於出生時或1歲前就會表現,少部分則在青春期後才變得明顯,但不論什麼時候出現,病灶都不太會自己消失。其發病原因,可能是在胚胎發育時,應該移動到表皮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被滯留在真皮層,且不正常的增生,因而產生藍黑色的色素斑塊。

至於太田母斑的治療,成大醫院皮膚部袁正醫師表示,過去是使用磨皮、冷凍、化學換膚等療法,但大多療效不佳且易留疤。現今治療的主流為針對破壞真皮層黑色素的Q開關(Q-switch)雷射治療,例如紅寶石雷射、紫翠綠雷射及銣雅鉻雷射等,治療數次後通常有不錯的改善。至於治療時機目前尚有爭議,有文獻認為愈早治療,所需要的治療次數似乎愈少。

由於太田母斑常位於臉上而嚴重影響外觀,往往對小孩的自信心及社交有很大的影響,另外也有文獻記載極少數有惡性病變的案例,袁正醫師表示,因此會建議患者需盡早尋求皮膚專科醫師的協助及治療。

胎記,成大醫院,皮膚部,袁正,太田母斑圖/翻攝自成大醫院臉書

▲成大醫院皮膚部醫師袁正(圖/翻攝自成大醫院臉書)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司法官墜樓、猝死! 司法院、法務部赴立院報告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