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一開講/比翠玉白菜珍貴!超級稀少的「汝窯」榮升國寶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邱建一(藝術史學者、新月藝文負責人)

最近的藝文新聞當中,最受注目的焦點就是文化部最新公布榮登「國寶」清單,又增添了二個新成員。這二件文物都是來自台北故宮(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瓷器收藏: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清乾隆轉心瓶

▲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台北故宮。(圖/邱建一提供)

說到這件汝窯溫碗,早在前一段時間曾被故宮臉書小編kuso為「最奢華的泡麵碗」而登上媒體版面而廣為人知。但事實上,在台北故宮的所有瓷器收藏當中,這件溫碗一直都深受參觀遊客的喜愛,始終是備受關注的焦點。而所謂的溫碗,當然不是拿來吃泡麵用的,它用來盛裝熱水,是用來溫酒水之類的宴會工具,因為古人是不太喝冷酒的。《紅樓夢》就有提到賈母禁止寶玉喝冷酒,因為會「寫不得字、拉不得弓」。

稀少的汝窯 台北故宮就有20多件

但是,到底這件瓷器是好在哪兒?我想,得花點時間向各位好好解釋,北宋汝窯瓷器的珍貴所在。

「珍貴」代表的就是稀少,而汝窯瓷器一直到現在,全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的也不過才60多件(一說30多件,因為認定標準不一),光是台北故宮就擁有其中的21件,而且這21件還大多是精品中的精品。但上述這個存世數量其實有點小小的爭議性,因為三不五時都有某某藏家或博物館跳出來,大方地對外宣稱「我家也有一件」。當然啦!這種又發現汝窯的新聞是真是假得經過查證才知道,不過北宋汝窯的數量很少,這倒是大家公認的事實。

▲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台北故宮。(圖/邱建一提供)

北宋汝窯數量稀少的原因,與這種瓷器的製作時代背景有關。

根據歷史記載,北宋皇室唯一指定的御用官窯原本是產自河北保定曲陽的「定窯」白瓷,但定窯供應給北宋皇室多年之後,到了北宋晚期的宋徽宗趙佶(1082-1135)登基之後,這位藝術家皇帝卻給了道御旨,一下子就把定窯給踢出了皇室御用瓷器名單。南宋《坦齋筆衡》記載:

「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

徽宗皇帝之所以嫌棄定窯,是因為這種產自河北的白瓷,為了求燒製的瓷器的器底都上滿釉,所以在燒製時採取「覆燒」的方法。所謂的覆燒就是把瓷器倒扣過來燒,器口不上釉但器底上滿釉,但如此會造成口沿部露出胎土,但定窯的作法是等到瓷器燒製完成後,在口沿部鑲上一圈金屬(大部分是銅或其它貴金屬),這樣既可以遮住口沿部露胎的問題,也可以對最容易受傷的瓷器口沿部起保護的作用。

但後來,徽宗皇帝卻以這個理由取消了定窯的官窯地位,另外又指定了產自河南的汝窯取代。

20世紀80年代考古資料證實,北宋汝窯的製造地點是河南寶豐清涼寺,但在21世紀的前20年,河南汝州市張公巷因為拓寬道路又發現了一個新的古窯址,這裡出土的瓷器碎片也印證了這裡有可能才是真正的北宋官窯的汝窯製造地。至於到底是清涼寺還是張公巷才是真正的汝窯,學術圈到現在都還沒有真正的定論。不過,其實張公巷與清涼寺,都在鄰近地區而已,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所謂的汝窯就是河南汝州這個瓷器大產區當中某一個窯場(位)生產的瓷器,一如宋代的典籍記載的「汝州瓷」。

僅生產20年的皇室御用瓷器

汝窯瓷器取代定窯的官窯地位之後,燒製瓷器的時間很短。徽宗在位晚期,興起於東北的強勢國家金國崛起,開始入侵中原地區,自此黃河以北陷入戰亂,河南首當其衝,成為當時的主要戰場。

汝州不遠處就是北宋首都汴京(開封),北宋靖康二年(1127)正月,開封城淪陷,北宋正式宣告滅亡。也大概是此時,汝州瓷器的官窯地位就不再存在了,考古資料也證實,此時汝窯不管是汝州張公巷還是寶豐清涼寺,因為戰亂,此時也不再燒製瓷器了。

▲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台北故宮。(圖/邱建一提供)

所以,汝窯燒製官窯瓷器的年代,一般認為就是北宋徽宗在位的20年左右,而當時所有的瓷器都送到開封,因為是御用瓷器所以「片瓦不許流入民間」,簡單的說,一般人連看都不會看過汝窯的樣子。再加上後來開封城被金兵攻陷,宋代皇室收藏被金兵洗劫一空,所以汝窯瓷器傳世數量之稀少可以想像。

北宋滅亡之後,南宋小朝廷在康王趙構(南宋高宗)的領導下在南方重新建國,建都於臨安(浙江杭州),此時的南宋朝廷也想要擁有自己的御用官窯,但這次不是指定現有的民間窯場燒製,趙構玩得更大一點,乾脆徵召窯工到杭州西湖邊,設置了直接由中央領導的「脩內司官窯」(簡稱為官窯、內窯),而南宋官窯所製造的瓷器,設定的目標就是仿製北宋的汝窯樣式。

但即便是南宋朝廷也沒有汝窯瓷器可當作樣本,所以當時負責北伐的大將張俊(1086-1154),不知道從哪兒搞來了汝窯瓷器,一傢伙就進貢19件給高宗皇帝當作禮物,自此「脩內司官窯」才有了學習的範本。

所以,汝窯瓷器的稀少並不是現在才有的現象,早在900年前,汝窯就已經是很稀罕的東西了。

乾隆身為皇帝 也搞不到汝窯!

時光荏苒,直到清代,滿洲(女真人)成為紫禁城的新主人其實也沒有佔到多少好處,因為在清兵入關之前,明代的紫禁城就有人先下手為強洗劫一空。闖王李自成在北京當了42天的皇帝,臨走之前縱兵搶劫,之後乾脆放一把火把紫禁城給燒了。清代初期的順治皇帝重建了現今的紫禁城,康雍乾三朝(主要在乾隆時期)在紫禁城重修之後,也開始累積清代皇室的收藏。

乾隆皇帝是個印章控,他喜歡蓋章,也喜歡題字,常搞得皇室收藏被寫得滿滿的字、蓋了滿滿的印章,所以很多人對他這個怪習慣頗有微詞。但不可諱言的是,如果不是他雅好藝術收藏的話,那麼台北故宮哪來這麼多典藏可供大家欣賞。

而從清宮檔案可知,乾隆在搞收藏的時候,傾力到各地蒐羅,各地督撫大臣也一起幫著找,但到最後也不過才收到23件汝窯瓷器而已。以大清帝國乾隆在位期間的聲勢,當時足以列名世界強國之一,但最高領袖的皇帝想要收幾件汝窯瓷器擺在皇宮裡欣賞尚不可得,這也證實了汝窯稀少的真實狀況。

有一則有關汝窯的傳說,說汝窯的釉色是用瑪瑙磨成粉去燒製的。宋代的文學家周煇《清波雜志》描述汝窯以瑪瑙入釉,但這則傳說應該只是因為汝窯稀少珍貴,所以才說這麼漂亮的釉色是用瑪瑙入釉,以增添它的神秘性。即便使用瑪瑙,其主要成分就是石英,這本來就是釉藥的主要原料之一,所以有沒有加瑪瑙根本無關緊要:

「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隱若蟹爪,底有芝麻細小掙針以瑪瑙入釉。」

▲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台北故宮。(圖/邱建一提供)

汝窯是很漂亮的瓷器,典型的汝窯就是青青綠綠的顏色,釉色有乳濁化的現象,所以釉面不會呈現強烈的玻璃質反光(玻璃光),而是溫潤的霧面效果,這種光澤被稱為「寶石光」,這些特色使得汝窯成為某種溫文典雅的代名詞,也深受講究曖曖內含光的文青們的喜好。

傳說,汝窯瓷器這類型青綠顏色來自一個故事,某天督造瓷器的官員上書,請問皇帝新造的瓷器要燒哪種顏色呢?結果,皇帝神來一筆就這樣批示了:

「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

雨過天青雲破處,這是多麼詩情畫意、多麼美的形容詞,簡直是文藝青年風花雪月到極點。新造瓷器要這樣的顏色,這個故事是文青的最高境界。

但是,這則故事其實出現在很多這類型青綠色瓷器的傳說當中,學者們查遍典籍也找不到出處,更不知道這則故事講的是汝窯還是其它瓷器,也不知道哪個皇帝曾做出這樣的批示。所以,故事可能只是故事而已,雖然無根無據,但是也足以說明這類型青綠色瓷器深受喜好的原因。

▲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台北故宮。(圖/邱建一提供)

北宋汝窯蓮花式溫碗這次終於成為「國寶」,可說是名至實歸。這是最近發生的一件重要文化新聞,身為台灣人、應知台灣事,這才是文化軟實力真正的力量啊!

▲藝術史學者邱建一

※本文章獲邱建一先生授權刊登,請勿任意轉載。

加入 @setn 好友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立院司委會審查國會改革相關條文修正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