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一開講/用起來很爽?3500年前權貴用它「去角質」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邱建一(藝術史學者、新月藝文負責人)

這玩意兒大概很多人沒看過,也不知道它的存在!比巴掌稍大的陶土製品,一面是平的或略帶點弧形,上面有用竹篾或木片劃過的平行溝槽紋路;另一面也是平的,但上面有個彎彎的提樑把手,以形體來說,它長得像個小小的圓形麵餅燒餅,或者乾脆這樣說,就像是個帶把的陶土製小鍋蓋。

▲「㼽」出自河南安陽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遺址的墓葬,距今最久約3500年。(圖/邱建一提供)

它來自河南安陽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遺址的墓葬,年代上限約3500年,下限約3100年,論起歲數還真是有夠古老的。在出土報告中,它的正式名稱叫做「㼽」

㼽........(你一定沒看過這個字、你幾乎讀不出正確發音)

㼽,音同「闖」,也可讀為「爽」,但讀為ㄔㄨㄤˇ比較正確。這個「㼽」字現在算是罕用字了,而且還是個非常冷僻的單字。現今認得且讀得出來的人,大概是腦袋被門給夾了,正事不幹專唸閒書,閒著沒事幹才會記得這種現今已經不存在的古代工具。

「㼽」把這個字左右分開,左邊是「爽」右邊是「瓦」。爽和瓦加起來,故名而思義,就是「很爽的瓦(片)」。現在問題就來了,我們忍不住要問:「瓦片有何爽度之有呢?」

來自安陽殷墟 3500年前的商代

其實這個東西,是古代的洗澡輔助工具。1928年對河南安陽殷墟的考古挖掘,從商王或貴族墓葬一傢伙就出土了許多個,尤其是西北岡1400號商王墓葬,更是出土的大宗,它成堆散落在墓道中。幸運的是,這個墓葬雖然早期多次被盜,盜墓賊幾乎把這裡值錢的東西都清空了,但這種陶土製品又笨重又值不了兩個錢,盜賊看不上眼所以保存至今。現今保存在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的歷史文物陳列館,另外幾個現今陳列在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博物館。

當然,在出土的當下,田野考古的人員一時間還摸不著頭緒,這種長得像帶把的燒餅的陶土製玩意兒是幹啥用的?

它是某種工具,當然這是沒有疑問的,因為它看起來就像是某種手工具的樣子。它像是健身房裡的改良式鈴壺健身輔具,但至今沒有發現商代的人有上健身房的習慣,所以它肯定不是。它又長得像是個小鍋蓋,但至少我們知道商代的人沒吃小火鍋的習慣,他們習慣用大鍋(鼎、甗之類的),所以這不是鍋蓋。

又有人說,這又像是做麵食的輔助工具,捏個貓耳朵要做造型時,現代有用到類似的工具,以增加麵食的美觀度。但是,現今已知商代是個農耕社會,雖然已經有麥粟的種植,但他們還沒進化到精緻飲食的程度,麥粟小米去殼蒸煮後混著各種雜糧或肉類就吃了,湯湯水水一大鍋。應該用不到現今這種製作麵食的輔助工具。

帶個可以手持的把手,這還不是工具嗎?但它究竟是什麼呢?

▲「㼽」類似於現代人沐浴時使用的去角質器。(圖/邱建一提供)

1928年之後,再經過一小段時間,研究人員對比古代的文獻資料描述,終於證實這就是「㼽」。

「㼽」同「磢」,《說文解字》說這個東西可以是石製或瓦製,瓦製的從瓦,而石製的部首從石部,「磋垢瓦石」很直白地說明這是用來洗澡除垢的輔助工具。韓愈曾說「滌濯剗磢」,滌濯就是洗澡,而「剗」同「剷」,這是個動詞,看來韓愈洗澡時不但用了㼽,搓洗得還挺用力的,看來陳年汙垢角質老皮還堆積得不少,得用點力才能剷除。

㼽是用來刮擦身體用的洗澡輔助工具,殷墟出土的材質都是陶土燒製的,但從文獻資料看來,也有石製的。使用手法大同小異,把手掌穿過背面的那個凸起的提把,或是直接握著提把,然後用平面或略帶弧形那一面摩擦身體用以除垢。

這不是一般人用的 古代貴族才「爽」得起

以出土的地點看來,它都出自商王或貴族葬中,可見得㼽還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這可是個高級貨,專供商王或貴族使用,而它出土時通常成雙成對,不只一個堆放在一起。看樣子這些古代貴族洗澡時不用自己動手,可能有專人服侍,他們雙手持㼽,來幫主子爽一下。

這玩意兒的功能,大概類似今天可愛美眉美體美容用的「去角質器」吧?或者類似足浴店用來去腳皮的除垢刀之類的工具。

但以㼽的形態來看,現在的人直接用這個,大概會痛得哀哀叫,又不是用來洗牛的,拿這個㼽來刷洗,一定會痛得不要不要的。現在問題就來了,古人洗澡除垢用這個工具輔助這可以理解,但問題是難道古代人就天生粗壯皮粗肉厚不怕痛嗎?

這個問題,其實也困惑田野考古研究人員許久。對㼽的報告中,曾做過㼽表面殘留材質的分析,大家最想知道的就是,㼽如果直接使用,對皮膚的殺傷力其實挺大的,稍一不慎用力過大了,可能會導致破皮流血,洗澡不只是清潔,也是一種暢快的事,搞到破皮流血,這根本就是酷刑,那來的爽度可言?

所以,大家最想知道的是,古代在使用時究竟使用時有沒有弄些有的沒有的介質作為緩衝之用,但檢查㼽的表面殘留物之後發現,除了泥土還是泥土,只有泥土就沒有其他東西了。

現今比較合理的解釋是,或許㼽在使用時,並不是直接使用的,還是得配合介質,要不然這真的是會痛死人了,但這個介質在過去很可能就只是泥土。

▲從出土的地點看來,「㼽」恐怕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應是權貴人士專屬的搓澡器具。(圖/邱建一提供)

這土大概不是直接挖了就拿來使用,或許可能是淘洗過的土,把它混水後配上比較細緻的泥漿後再使用,大概類似現今美容用的火山泥漿浴這類的材質吧?而且,如果我們再腦補一下,或許古人會在這種泥漿裡混上一些香料植物香氛樹脂之類的東西,以增加使用時的爽度。但這終究只是想像而已,真實的情況還是一切得以出土報告的第一手資料為證!

㼽,使用它,很爽~

它又是陶土磚瓦製,所以「爽」加「瓦」,成為「㼽」,這是古人洗澡的輔助工具。

韓愈都說了「滌濯剗磢」,洗澡時配合著磢(㼽)使用,剷了就爽了。古聖先賢自有明訓,這還不夠說明用了就爽了,㼽這種沐浴輔助工具,可以讓人通體舒暢又無比爽快嗎?

▲藝術史學者邱建一

※本文章獲邱建一先生授權刊登,請勿任意轉載。

加入 @setn 好友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94要客訴】四叉貓為草莓禮盒槓巧芯!民眾黨擺爛不提案2024.04.19
大數據推薦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