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拆雕像去邦聯化 非裔市長:重塑慈悲之都

全美國到處在拆雕像,人物共通點是歷史上支持白人至上的男性,及戰敗者「迷思」的失真史觀。一位美國非裔市長今天說,移除不具代表性紀念物得以重建慈悲之都。

▲全美國到處在拆雕像,人物共通點是歷史上支持白人至上的男性,及戰敗者「迷思」的失真史觀。一位美國非裔市長2日說,移除不具代表性紀念物得以重建慈悲之都。(圖/翻攝自twitter.com/LevarStoney)

「是我們移除這些紀念物的時候了,那是自大、分裂、仇恨和壓抑(隨你怎麼說)的雕像,那不代表現在的我們這個城市。」維吉尼亞州里契蒙(Richmond)非裔市長史托涅(Levar Stoney)在今天繼續下令移除種族爭議的象徵物。

WTOP新聞網站報導,史托涅表達重建一個慈悲、公平、贖罪與和諧的都市。

距離華府南方130公里的里契蒙是南北戰爭時期南方政府邦聯(Confederate)的首府,城市裡到處是大型雕像和紀念碑。

抗議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遭到警察壓頸致死的示威活動中,象徵蓄奴印記的邦聯雕像成為箭靶。就連美國國歌作詞者凱伊(Francis Scott Key)因當年不積極廢奴,在舊金山金門公園的銅像於6月19日示威活動中,沒能倖免於被破壞。

大型紀念物立在公共空間等同有教育意義。南方邦聯在1861年到1865年南北戰爭輸給了北方聯邦(Union),用現代的語言,敗者為「魯蛇」,卻能被立雕像緬懷與紀念,而且數量龐大。

根據人權團體「南方反貧窮法律中心」(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統計,全美千個邦聯紀念物中,有超過700個矗立於公共空間,遍及31個州,連華盛頓特區都有。

「南方人需要慰藉,以調和他們巨大損失的哀傷,」 美國內戰博物館(American Civil War Musuem)執行長柯爾曼(Christy Coleman) 接受「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影音訪問時說,不管戰前是否蓄奴,戰後既有白人至上的社會秩序已經全然破壞。

柯爾曼解析,人們在敘述痛苦的歷史時會掙扎、有時會失真,而有不同的說法。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