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在這?1圖看大台北「極熱區」 最高溫比低溫區熱4度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局台北測站分別在6月29日下午1點15分及7月13日中午11時59分觀測到攝氏38.9度,創下高溫新紀錄。不僅這兩天,絕大多數民眾最近出門唯一的感受可能只有一個字:熱!有感於大都市的高溫問題惡化,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子平建立都市退燒團隊,繪製高解析度的都市氣候地圖。他們發現,大台北地區在同一個時間點,高溫區和低溫區的溫差竟可高達4度,「熱島效應」成為都市規劃不得不正視的議題。

▲今年6月29日下午,台北市出現38.9度高溫,打破過去124年的紀錄。位處高溫區的萬華區、中正區、大同區和新北的板橋、三重,均溫比低溫區的內湖、南港高約2到2.5度;以下午1點同時間各測點相比,溫差達3.5到4度。(圖/林子平教授提供)

大都市在「熱島效應」下容易變得像悶燒鍋,前一晚的熱氣都還來不及消散,天亮了又開始加溫。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成大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的跨領域團隊在台灣5大都會區的街道中設置了密集的溫濕度感測器,繪製出高解析度的都市氣候地圖,都市中的高溫熱點一目了然。

▲都市裡建築物密集,綠地又少,夜間熱氣尚未消散,天亮又繼續加溫,「都市熱島效應」讓都市像個悶燒鍋。(圖/記者陳弋攝影)

政府設置的標準氣象站精確可靠,可惜多位於郊區或空曠地點,無法反映都市密集發展下的高溫特徵。為了深入探索這個議題,林子平的團隊在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5個城市的都會區建立高密度的溫濕度量測網,將儀器架設於街道之中,以呈現都市覆蓋及人工發熱特徵。

林子平舉例,在6月29日當天下午1時,大台北地區的三重、板橋、萬華、中正、大同等熱點的溫度竟高出南港、內湖等低溫區達3.5~4度!要如何讓城市有效退燒?林子平提出3個解方:降溫、通風、遮蔭。

▲今年6月29日下午,台北市出現38.9度高溫,打破過去124年的紀錄。位處高溫區的萬華區、中正區、大同區和新北的板橋、三重,均溫比低溫區的內湖、南港高約2到2.5度;以下午1點同時間各測點相比,溫差達3.5到4度。(圖/林子平教授提供)

林子平指出,「熱島效應」指的是市中心因為材料蓄熱、人工排熱、氣流受阻的因素,導致氣溫高於郊區的現象。都市熱島堪憂之處在於它會造成空調用電增加,戶外熱壓力上升,降雨型態改變,空氣品質惡化等問題。

很多人覺得台北愈來愈熱,林子平分析,台北作為一個盆地,本身有蓄熱效應,先天不良又遇上大量的交通工具和空調排放熱氣,讓人產生一年比一年熱的感覺。尤其是冷氣機的使用更會造成惡性循環,愈來愈多的空調壓縮機同時運作,導致戶外溫度上升,此時室內要降溫就須耗費更多電力,然後釋放更多熱氣到外面。

▲大都市在「發燒」,林子平提出3個解方:降溫、通風、遮蔭。(圖/林子平教授提供)

林子平表示,都市熱島的研究不應停留在分析成因及指認熱點,更重要的是提出可行的解方,以達到「退燒」的效果。他提出「降溫、通風、遮蔭」3個都市熱燒的概念,關鍵作法分別是「多綠少空調、讓路給風走、遮蔭供人行」。

其中,「多綠少空調」是都市降溫的根本之道,除了地面密植的樹木,建築物的屋頂、牆面、陽台也可以充分綠化,盡可能維持地面的透水性,增加地表蒸發冷卻的效果。而空調排熱是都市主要發熱的來源,建築物應減少大面帷幕玻璃,提高窗戶的遮陽及通風,才可減少空調的使用及排熱。

▲林子平認為,設計時要避免建築物正面迎風,讓建築物「側身或調整角度」讓出空間,並加寬建物間的距離,使涼爽空氣能自然流動,進入都市每個角落。(圖/林子平教授提供)

「讓路給風走」旨在避免建築物以其正面迎風造成風阻,改讓建築物以「側身」面對常年的風向或潛在有風的區域(例如河道、公園、廣場、道路)。另一方面,應加大建築物之間的距離,使涼爽空氣可以流進都市每個角落。

「遮蔭供人行」則是利用遮蔽物來阻擋日射,藉此提高人們行走及活動的熱舒適性。除了植栽之外,騎樓、迴廊、遮簷、涼亭、頂棚、花架都是很好的遮蔽設施。它不只讓人們日間行走時感到舒適,也能增加太陽反射量並降低地表溫度,使夜間地面輻射熱減少,緩和夜間都市高溫化的問題。

▲愈來愈多的空調壓縮機同時運作,導致戶外溫度上升,此時室內要降溫就須耗費更多電力,然後釋放更多熱氣到外面,造成惡性循環。(圖/記者陳弋攝影)

據了解,林子平和中央及地方政府已展開合作,將高溫地圖及退燒手法轉化為可管制、易操作的政策及法令。相關成果已規範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的綠建築評估手冊:社區類的「都市熱島評估」。

林子平曾協助台中市建立全國首創的「基地通風率」,來量化評估建築基地通風設計,讓被高樓占領的都市留下給風走的廊道,並已納入「台中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鼓勵業者為城市降溫;他應用長期溫度量測資料,協助高雄市驗證高雄厝政策的降溫與減碳效益,另外也協助台南市研擬涼適遮棚、遮蔭廊道、空調減排等特色建築法令;目前正進行台北市熱環境及風環境的監測及分析,未來希望有機會與台北市政府合作,將研究資訊實際導入都市設計準則。

▲林子平(紅衣者)帶領學生量測環境氣候。(圖/林子平教授提供)

「看著台灣人在騎車或步行時想盡辦法躲在陰影下的有趣景象,是趨動我進行人體熱舒適性與都市高溫化研究的動力」。林子平提到,台灣民眾感受到最舒適的體感溫度為26~30度,比溫帶國家的居民高出7度,但對於日射的排斥度極高,喜歡風速高及低日射量的氣候環境。他依此建立全球第一個亞熱帶/熱帶區的「人體熱舒適範圍」,被引用超過250次,成為亞熱帶/熱帶區的熱舒適國際基準值,位於熱濕氣候區的國家即可以此為設定目標,進行降溫、通風、遮蔭的設計。

「目前都市計畫、建築管理多以『防弊』為出發點,許多攸關通風、遮蔭政策推動時,難免會與既有容積率及建蔽率法令限制產生衝突。」林子平指出,都市退燒具有公益性,地方政府多能理解其重要性,法令推動的阻力不大,只要學術及政府密切配合,目標並不難達成。他期許中央同步調整舊有法令,與時俱進,授權地方政府訂定更具彈性且因地制宜的氣候調適法令。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子平和其跨國/跨領域研究團隊。(圖/林子平教授提供)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