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耳鼻喉科業務竟因疫情跌25% 新光副院長揭2原因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一年多,百業受創,有人打趣表示「只有醫院和診所生意好」,但事實並非如此。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兒科和耳鼻喉科的業務量反而在疫情期間下跌,關鍵就是國人NPI(非藥物介入措施)做得比較確實。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提醒,目前國人仍應嚴守二級警戒規範,直到疫苗覆蓋率上來之後,才能期待逐步向下解禁。(圖/資料照)

公衛專家洪子仁接受《年代向錢看》訪問時透露,中部的兒科和耳鼻喉科發現今年的業務量比起去年同期,竟少了25%,且根據兒科醫學會統計,65%的會員業務量跟去年相比是減少的。為何兒科和耳鼻喉科的業務量反而在疫情期間下降?洪子仁提到兩大原因。

首先,防疫期間民眾的自我健康管理行為,明顯較疫情前來得謹慎;其次就是少子化問題,現代人小孩子生得少,去兒科和耳鼻喉科報到的人也會變少。因此洪子仁認為,想走小兒科甚至診所開業的年輕人,可能就會有所思考。

洪子仁還說,國內近期因疫情趨緩,相形之下一些慢性病患開始走出家門,到大醫院報到,「新光醫院停車場最近又開始客滿」,代表這兩個月沒來看病或應該來看病的人紛紛回籠了;此外,經過兩個多月的三級警戒,健康檢查的需求明顯湧現,像是一家位於板橋的健檢中心就選在7月底成立,盼接上民眾在後疫情時期的健康管理需求。

由於國際上疫苗供貨延遲,我國第五輪公費接種十分吃緊,尤其是莫德納(Moderna)只剩56萬劑,第二劑接種計畫仍在規劃中。這讓外界擔心8、9月的疫苗覆蓋率可能不會太樂觀,9月開學的疑慮隨之上升。洪子仁表示,目前疫苗覆蓋率已突破32%,這半個月繼續打下去,推估會增加6、7%,達到40%上下,不過在新一批疫苗還未抵達之前,大家也只能謹守二級警戒的規範,直到疫苗覆蓋率上來之後,才能期待逐步向下解禁。

加入 @setn 好友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