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圖/1天可抓上千隻!外來種「武裝雙棘蟹」入侵南台灣 專家:別吃

評論

這篇文章報導了高雄漁民在西子灣捕獲到一種外型奇特的武裝雙棘蟹,且捕獲率逐年升高。國海院表示這種螃蟹是一種外來種,不建議食用。文章提到近年漁民可在一天內捕獲1000隻螃蟹。 根據國家海洋研究院在社群媒體上的貼文,據形態學及粒線體DNA分子鑑定技術,確認這些螃蟹是武裝雙棘蟹。國海院表示,目前對於這種螃蟹的食性知之甚少,無法確定它是否像繡花脊熟若蟹一樣攝食有毒生物而導致中毒。因此,建議不要食用。 這種螃蟹原本僅出現在墨西哥、尼加拉瓜及巴拿馬海域,但是今年國海院進行調查後發現它們也出現在台灣的台南漁光島至屏東佳冬海域。特別是在高雄西子灣的捕抓數量最多。 研究人員分析資料後發現全年都是武裝雙棘蟹的繁殖期,且推測春季和秋季可能是抱卵的高峰時期。國海院指出,如果這種外來種成為入侵種,可能對原生種族群產生競爭和排擠,並有可能改變原生態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下調查時,研究人員還發現武裝雙棘蟹和台灣原生的粗甲裂額蟹在同一水域中共存。這可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生態影響。 總體而言,這篇文章提供了關於高雄漁民捕獲到一種外來種螃蟹的資訊。然而,雖然它們外型奇特,但由於目前對其食性和潛在危害的了解有限,建議民眾不要食用。此外,進一步的研究也需要進行,以了解這種外來種對於台灣海域的生態影響。

這篇文章報導了高雄漁民在西子灣捕獲到一種外型奇特的武裝雙棘蟹,且捕獲率逐年升高。國海院表示這種螃蟹是一種外來種,不建議食用。文章提到近年漁民可在一天內捕獲1000隻螃蟹。 根據國家海洋研究院在社群媒體上的貼文,據形態學及粒線體DNA分子鑑定技術,確認這些螃蟹是武裝雙棘蟹。國海院表示,目前對於這種螃蟹的食性知之甚少,無法確定它是否像繡花脊熟若蟹一樣攝食有毒生物而導致中毒。因此,建議不要食用。 這種螃蟹原本僅出現在墨西哥、尼加拉瓜及巴拿馬海域,但是今年國海院進行調查後發現它們也出現在台灣的台南漁光島至屏東佳冬海域。特別是在高雄西子灣的捕抓數量最多。 研究人員分析資料後發現全年都是武裝雙棘蟹的繁殖期,且推測春季和秋季可能是抱卵的高峰時期。國海院指出,如果這種外來種成為入侵種,可能對原生種族群產生競爭和排擠,並有可能改變原生態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下調查時,研究人員還發現武裝雙棘蟹和台灣原生的粗甲裂額蟹在同一水域中共存。這可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生態影響。 總體而言,這篇文章提供了關於高雄漁民捕獲到一種外來種螃蟹的資訊。然而,雖然它們外型奇特,但由於目前對其食性和潛在危害的了解有限,建議民眾不要食用。此外,進一步的研究也需要進行,以了解這種外來種對於台灣海域的生態影響。

問答

Q1:武裝雙棘蟹是何處的外來種? (a) 墨西哥、尼加拉瓜及巴拿馬 (b) 台南漁光島至屏東佳冬海域 (c) 高雄西子灣 (d) 台灣海域 正確解答:(a) 墨西哥、尼加拉瓜及巴拿馬 Q2:武裝雙棘蟹主要在台灣哪個地區的海域捕獲數量最多? (a) 台南漁光島 (b) 屏東佳冬海域 (c) 高雄西子灣 (d) 台灣海域 正確解答:(c) 高雄西子灣 Q3:以下哪個選項是針對武裝雙棘蟹可能對原生種族群造成的影響? (a) 疾病傳播 (b) 改變生物資訊 (c) 繁殖季節 (d) 經濟利用紀錄 正確解答:(a) 疾病傳播

Q1:武裝雙棘蟹是何處的外來種? (a) 墨西哥、尼加拉瓜及巴拿馬 (b) 台南漁光島至屏東佳冬海域 (c) 高雄西子灣 (d) 台灣海域 正確解答:(a) 墨西哥、尼加拉瓜及巴拿馬 Q2:武裝雙棘蟹主要在台灣哪個地區的海域捕獲數量最多? (a) 台南漁光島 (b) 屏東佳冬海域 (c) 高雄西子灣 (d) 台灣海域 正確解答:(c) 高雄西子灣 Q3:以下哪個選項是針對武裝雙棘蟹可能對原生種族群造成的影響? (a) 疾病傳播 (b) 改變生物資訊 (c) 繁殖季節 (d) 經濟利用紀錄 正確解答:(a) 疾病傳播

高雄漁民近年在西子灣周邊海域持續發現一種外型奇特的螃蟹,且數量越來越多。根據國家海洋研究院研究後發現為外來種「武裝雙棘蟹」,尚無經濟利用紀錄,也不建議民眾食用。(圖/國家海洋研究院提供)

▲高雄漁民近年在西子灣周邊海域持續發現一種外型奇特的螃蟹,且數量越來越多。根據國家海洋研究院研究後發現為外來種「武裝雙棘蟹」,尚無經濟利用紀錄,也不建議民眾食用。(圖/國家海洋研究院提供)

近年高雄漁民在西子灣周邊海域捕獲到一種外型奇特的螃蟹,且捕獲率年年升高。國海院表示,經鑑定為外來種武裝雙棘蟹,不建議食用,近來漁民1天最多可捕獲1000隻。

國家海洋研究院在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貼出數張螃蟹照說明,近年高雄漁民在西子灣捕抓到武裝雙棘蟹(Amphithrax armatus),且數量逐年上升。有學者利用形態學及粒線體DNA分子鑑定技術確認,這是武裝雙棘蟹。

國海院表示,此蟹類無經濟利用紀錄,目前研究對其食性甚不了解,現階段無法確定是否會像毒蟹「繡花脊熟若蟹」因攝食有毒生物,累積毒性在體內,造成人體食用後中毒,建議不要食用。

此物種原本僅記錄於墨西哥、尼加拉瓜及巴拿馬海域。今年國海院人員展開調查,確認族群分布、生物資訊,以及牠在台灣分布範圍、基本生物學資訊、繁殖季節等,研究發現台南漁光島至屏東佳冬海域皆有其蹤影。

研究人員分析目前蒐集的資料發現,在台南漁光島至屏東佳冬海域都有發現武裝雙棘蟹蹤跡,捕抓數量較多的則是在高雄西子灣。目前數據顯示,全年皆為繁殖季,推測春季及秋季應是抱卵高峰。

國海院說明,若外來種成為入侵種會對原生種族群產生競爭及排擠,可能造成雜交或疾病傳播,甚至改變原生態系統。

國海院指出,有趣的是在水下調查時發現武裝雙棘蟹和原本就生存於台灣海域的粗甲裂額蟹(Schizophrys aspera)在水下的外觀形態非常相似。

國海院貼出兩種螃蟹的照片進一步說明,粗甲裂額蟹側棘較尖且長,另外,粗甲裂額蟹的蟹螯是咖啡色;武裝雙棘蟹的蟹螯則為紅紫、藍色。

根據國海院研究報告,研究人員訪談漁民得知,武裝雙棘蟹首次發現是在2012年至2013年間,但當時只是偶爾捕獲的副漁獲物,近年漁民卻可在周邊海域,1天捕獲到1000隻左右。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