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代銷全聯會戴嘉聖:微型小宅「不健康」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蕭又安/MyGonews買購房地產新聞

賴清德總統即將在520上任,對於未來房地產政策,代銷全聯會理事長戴嘉聖2024年5月15日呼籲政府「重視有真正買房需求的年輕人,以及影響甚鉅『缺工』問題。」目前台灣各行各業都存在的「缺工」問題似乎已成不可逆,造成的原因包括少子化、低薪、工作選擇多樣化、工作價值觀改變、企業不用中高齡勞工、產業未能轉型等,其中少子化問題一直為社會所關注,並認為高房價是造成年輕人不願生育的主因之一,而高房價的元兇更直指建商和代銷業者,真是莫須有之罪。面對「高房價時代的小宅化現象」,戴嘉聖強調「全台房市規劃坪數不斷往下縮,這樣不是很健康,除了小坪數需求的買方,還是有很多像是三代、四代同堂的剛性需求。」他呼籲政府應放寬高價宅限貸的標準。

代銷全聯會理事長戴嘉聖2024年5月15日呼籲政府,重視有真正買房需求的年輕人,以及影響甚鉅『缺工』問題。(圖/MyGoNews提供)

▲代銷全聯會理事長戴嘉聖2024年5月15日呼籲政府,重視有真正買房需求的年輕人,以及影響甚鉅『缺工』問題。(圖/MyGoNews提供)

戴嘉聖表示,台灣少子化,生育率低,教養成本過高是主因之一,政府對此雖祭出育兒津貼、增設公托等相關補助政策,若能再加大力道與廣度,必有一定效果,至於房價近年因土地取得及營造成本的增加而墊高,是不爭的事實,政府目標不應是採取各項抑制手段,而應著眼如何讓年輕人能有房子住。

戴嘉聖認為,從新青安貸款的數據上來看,協助了許多年輕人進場購屋,的確是德政;然長遠來看,除了薪資結構需要重整外,目前購屋最大障礙點即是「自備款不足」。興建社宅可短期協助年輕人調整存款配置,但以現在通膨、結婚分戶、養兒育女的現實夾擊下,年輕人對買房不得不消極,同時也延伸出前述少子化、不婚等許多社會現象與觀念轉變,彼此互為因果。所以針對有自住需求、又有工作能務實支付每月貸款但自備款不足的年輕人,期盼政府能納入修訂購屋貸款優惠政策考量。

戴嘉聖痛陳,央行2014年修訂「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購置住宅貸款及土地抵押貸款業務規定」高價住宅認定標準(台北市7000萬元、新北市6000萬元、其他地區4000萬元),限制其購置貸款額度不得超過5成。然以新成屋近5年之平均房價為例,台北市漲幅37%、新北市漲幅47%、台中市漲幅87%及高雄市漲幅66%,而認定標準已10年未配合房市狀況調整,影響換屋族購屋權益,被迫放棄換屋規劃,連帶影響規劃生育之意願。

日前內政部因立委質疑私法人購買住宅使用之房屋浮濫寬鬆,成為有錢人炒房、囤房漏洞,遂行修正「私法人買受供住宅使用之房屋許可辦法」並於4月29日預告草案,限制私法人買受供住宅使用之房屋以成屋為原則,並不得逾越前述央行2014年修訂「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購置住宅貸款及土地抵押貸款業務規定」高價住宅認定標準。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正及相關子法施行後,對於杜絕炒作其實已規範完備,有關前述審查機制遭質疑浮濫寬鬆,或如揪團購屋等炒作牟利,挑戰政府執法底線的行為,應研究執行面如何加強落實,才能有效杜絕,而非逕以修法作為防堵手段,畢竟穩健的房市政策,才是健全市場發展的要素。

戴嘉聖期許新政府在追求居住正義的同時,能夠聆聽房地產業界的聲音,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打造一套更完整、健全的對策,讓房市回歸市場機制。

【本文獲得「MyGonews」授權刊登】原文在此

加入 @setn 好友
推薦專題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