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英特爾(Intel)壞消息還沒完!(圖/達志/美聯社)
英特爾(Intel)壞消息還沒完!如今這家美國半導體公司又爆出「人才流失」問題,不僅基層員工大出走,連多位在公司重要計畫中扮演關鍵角色的高階成員也相繼離職,其中包含在美國俄亥俄州廠房計畫中具有核心作用的人物。
據《Columbus Business First》報導,英特爾位於俄亥俄州的「Ohio One」計畫近期傳出多名領導階層出走的消息,其中包括霍加特(Kevin Hoggatt)。霍加特是英特爾的主要遊說代表之一,被認為在爭取美國政府支持「Ohio One」計畫上扮演關鍵角色。他的離職,對這項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半導體擴張案,無疑增添新的不確定性。
霍加特長期負責英特爾的「政府關係」工作。在他於領英(LinkedIn)上宣布離職的貼文中透露,他曾參與「Ohio One」廠房的破土典禮,並陪同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出席典禮。他同時也曾與英特爾的臨時共同執行長津斯納(David Zinsner)一同出席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就職典禮,顯示他在建立英特爾與美國政府跨黨派合作管道方面,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除了霍加特之外,其他幾名與「Ohio One」計畫直接相關的重要人員也先後離職,包括公共事務經理斯塔爾(Toby Starr)、施工現場經理帕特爾(Sanjay Patel),以及晶圓代工事業部的資深專案經理馬歇爾(Tom Marshall)。這些人事變動,使外界對英特爾在美國本土推動晶片製造的決心與進度,產生更深的質疑。
事實上,自從英特爾在3年前宣布「Ohio One」晶圓廠計畫以來,至今依然看不到高階製程量產啟動的跡象。外界普遍認為,這反映了全球經濟放緩與公司內部挑戰,已開始實質影響英特爾的晶片製造雄心。根據目前的推估,這座位於俄亥俄的晶圓廠最快也要到2031年才可能正式啟用。
除了俄亥俄州廠房進度停滯,英特爾位於美國奧勒岡州(Oregon)的廠區同樣面臨大規模裁員與投資縮減問題。整體而言,英特爾當前的核心策略是優先減少營運虧損,並確保現有專案能夠帶來可觀回報。在這樣的背景下,原本被視為推動美國半導體產業復興關鍵的本土擴張計畫,暫時只能被擺在次要位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