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鋼鐵人解散爭議1/港都第1隊「無聲解散」 擴編球隊沒規範憂洋基成湊隊

記者蔡厚瑄/專題報導

2021年打著「港都」第一支職籃球隊名號成立的高雄播鋼鐵人,最後僅4年就「無聲解散」。(圖/資料照,記者劉彥池攝影)
2021年打著「港都」第一支職籃球隊名號成立的高雄播鋼鐵人,最後僅4年就「無聲解散」。(圖/資料照,記者劉彥池攝影)

PLG與TPBL兩聯盟整合的討論,一直是近年來台灣職業籃壇的焦點。然而,在合併與合作的敏感時期,PLG於休賽季接洽新隊伍,尋求第四隊的可能性,導致雙方信任破裂,合併進程受挫。更令人震驚的是,在聯盟格局動盪之際,原PLG成員高雄鋼鐵人隊已於6月中形同解散,隨後正式宣布退場,不過聯盟旋即又宣布洋基工程將接替其第四隊的位置,鋼鐵人在職籃整合前景未明的混亂中黯然離場,還員工、球員遭爆欠薪,也引發了外界對新球隊洋將工程能否避免重蹈覆轍的深刻擔憂。

高雄鋼鐵人隊於2021年6月以PLG聯盟首支港都球隊之姿成立,肩負著經營南台灣職業籃球市場的重任。然而,球隊自創立之初便風波不斷,接連爆發球員酒駕、高層內鬨、創始股東退出以及中資疑慮等爭議,為球隊的長期經營埋下陰影。

高雄鋼鐵人成立首季就爆發高層內訌,首季最後由黃哲寬(右2)任球團董事長、陳冠豪(右1)當領隊、鄭明元(左1)擔任發展顧問與總經理則是張至言(左2)。(圖/高雄鋼鐵人提供)
高雄鋼鐵人成立首季就爆發高層內訌,首季最後由黃哲寬(右2)任球團董事長、陳冠豪(右1)當領隊、鄭明元(左1)擔任發展顧問與總經理則是張至言(左2)。(圖/高雄鋼鐵人提供)

儘管如此,鋼鐵人隊在2022-23賽季因前NBA球星林書豪的重磅加盟,迎來短暫的「林來瘋」高峰,林書豪成功帶動票房與戰績,不僅期間主場7場賽事有6場滿場,球隊更打出15勝6敗佳績,差點就首度闖入季後賽。

林書豪2022-23年下半季加盟高雄鋼鐵人。(圖/資料照,記者劉彥池攝影)
林書豪2022-23年下半季加盟高雄鋼鐵人。(圖/資料照,記者劉彥池攝影)
林書豪效力高雄鋼鐵人曾在全台灣掀起「林來瘋」。(圖/資料照,記者劉彥池攝影)
林書豪效力高雄鋼鐵人曾在全台灣掀起「林來瘋」。(圖/資料照,記者劉彥池攝影)
在林書豪帶領下,鋼鐵人逆勢打出15勝6敗,可惜最終仍無緣季後賽。(圖/資料照,記者劉彥池攝影)
在林書豪帶領下,鋼鐵人逆勢打出15勝6敗,可惜最終仍無緣季後賽。(圖/資料照,記者劉彥池攝影)

只是隨著林書豪離隊,球隊熱度迅速消退,2023-24賽季票房與戰績雙雙下滑,季後就傳出可能解散,不過當時找不到第4隊能接手的球隊,鋼鐵人還是繼續參與了2024-25年球季,開幕週還特別辦在海音館增加話題性,但還是沒能拯救票房和戰績,甚至創下單場1016人進場的隊史最低紀錄,以及PLG歷史最差的2勝22敗戰績紀錄。

最終,這支打著「港都」名號的球隊,在8月21日由PLG聯盟宣布正式解散,結束了短短四年的生命週期。

儘管高雄鋼鐵人長期面臨戰績低迷與財務壓力,但其最終的退場過程與聯盟的應對方式,卻暴露了諸多不合理性,遠非單純的經營不善所能解釋,其過程的倉促性與不透明,也遭受外界嚴厲檢視。

鋼鐵人退場決策的首要爭議在於其倉促性與程序失能。儘管解散傳聞早在季後即浮現,但球團卻從未正式對外公告,官方社群自6月24日後便陷入停更,據了解,這是由於社群小編早在6月底即全數離職,加上且球隊高層多數常駐香港,導致球團對外溝通幾乎停擺。

高雄鋼鐵人相關粉絲專業自6月24日後就沒有再發任何貼文。(圖/翻攝自鋼鐵人FB)
高雄鋼鐵人相關粉絲專業自6月24日後就沒有再發任何貼文。(圖/翻攝自鋼鐵人FB)

這種「不公告、不回應」無聲的解散方式,不僅對球迷情感造成傷害,更引發外界對聯盟與球團是否盡力尋求在地接手的可能的質疑,一個具備市場價值的職業籃球席位不應如此快速地被終止,而實際財務黑洞成謎,看得出聯盟對球隊財務監管機制的失靈。

事實上,鋼鐵人解散前夕的狀況,比外界預期更為混亂,前職員Vic與Eric日前在節目《圈內人俱樂部》中揭露球隊的實質解體早在2023-24賽季結束後就已開始,不僅前後台工作人員大規模流失,球員、教練團的生涯規劃受到嚴重衝擊,許多球員簽訂的PLG新秀合約本應具備兩年保障期,卻因球隊解散而無法履行,但由於球隊投資人身在香港,相關合約訴訟與欠薪追討面臨跨區困難,也顯得聯盟、職籃工會對球員、教練以及球隊員工權益保護機制的無力。

昔日鋼鐵人球員李威廷就曾爆料,「你們不要那麼驚訝,鋼鐵人從6月就準備要解散了,什麼也沒交代,就放我們自生自滅而已。」

前高雄鋼鐵人球員李威廷發文。(圖/翻攝自李威廷IG)
前高雄鋼鐵人球員李威廷發文。(圖/翻攝自李威廷IG)

台北市職業籃球工會會長曾文鼎受訪時提到,在鋼鐵人事件中,雖然有合約在身的球員都不是工會會員,但工會仍主動提供了途徑和協助,雖然有在努力推廣相關制度改善,但仍需球隊、聯盟和工會坐下來一起去找到一個三方都覺得可以接受的辦法。

而鋼鐵人解散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對「屬地主義」承諾的徹底破滅,接手的新隊伍洋基工程選擇將主場跨區搬遷至新竹,徹底放棄了過去在高雄的經營佈局,也使得鋼鐵人幾年來努力培養的高雄球迷情感投入付諸東流。

更關鍵的是,鋼鐵人「解散」與洋基工程「接手」的時間點過於緊密,這難免引發外界質疑PLG是否是為了急於湊滿四隊、確保新賽季可以順利開打,而倉促找來洋基工程接手?這種模糊不清的流程,不僅嚴重損害了聯盟決策的公信力與透明度,更讓外界質疑聯盟在擴編球隊上的規範是否合理。

PLG2025新人選秀會,新球隊洋基工程總經理錢韋成(左2)。(圖/記者劉彥池攝影)
PLG2025新人選秀會,新球隊洋基工程總經理錢韋成(左2)。(圖/記者劉彥池攝影)
#熱血籃球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致命程度堪比癌症! 喘、下半身水腫恐是心臟衰竭 護心飲食怎吃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