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張家銘表示,民眾可在早上的黑咖啡中,加入一小匙MCT油(約5克),讓身體進入「脂肪供能」的狀態。(示意圖/PIXABAY)市售油品眾多,各有不同特色。醫師張家銘推薦「中鏈三酸甘油酯(MCT)」,這是一種能「點燃」身體代謝火力、讓腦袋更清楚、能量更穩定的關鍵燃料。他建議,不妨在早上的黑咖啡、豆漿或溫水中,加入一小匙MCT油(約5克),讓身體進入「脂肪供能」的狀態。持續一週後,可增量至每日15~20克。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臉書表示,大部分民眾日常攝取的油脂,例如橄欖油、葵花油,屬於「長鏈脂肪酸」,需要經過膽汁乳化、酵素分解、再送到全身各處儲存與使用,速度慢又容易囤積成脂肪。MCT油的結構短小,吸收快速,直接進入肝臟,能迅速轉換為「乙醯輔酶A」,並產生酮體,效率高,還不會讓血糖大起大落。
張家銘表示,2025年《Trends in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的綜論說明MCT的特性,每天攝取10~20克MCT油,不需嚴格斷食,也能進入「燃脂模式」,相當適合有腦霧、飯後昏沉、血糖不穩的人。
他表示,MCT油多從椰子油或棕櫚仁油中萃取出辛酸、癸酸與月桂酸。其中,辛酸轉換酮體最有效率,適合需要腦力的人。癸酸代謝穩定,腸胃耐受度佳。月桂酸有天然抗菌力,但產生酮體的效率稍低。
他建議下列3種族群可補充MCT油:
1. 生酮或低碳飲食者
正在實行低醣或生酮飲食,MCT油能快速轉化為酮體,幫助身體「轉換燃料模式」,更快進入燃脂狀態,不必苦撐好幾天才開始產生酮體。
2. 運動族群或忙碌生活者
有時候早上沒食慾又怕沒體力,可加一小匙MCT油在黑咖啡或豆漿中,能提供一波穩定能量,不刺激血糖,還能延長專注力與體力。對於耐力運動、重訓、甚至登山健行者,都很實用。
3. 減重、容易餓的人
可在早餐或下午茶加入一點MCT油,例如加進優格或堅果奶中,讓身體有「續航力」。因為MCT油能給人飽足、但不脹,還能加速燃燒,不容易囤積成為脂肪。
但他也提醒MCT油的注意事項:
• 腸胃敏感者,請從低劑量起步:過量容易引起腹瀉、噁心、腸鳴。先從半匙(約5毫升)開始,讓腸胃慢慢適應。
• 有酮酸中毒風險者慎用:第一型糖尿病、有酮酸中毒病史、或長期飢餓者,建議先與醫師討論。
• 肝功能不佳者要小心:MCT經肝代謝快速,若有肝硬化或重度脂肪肝,反而可能負擔過重。
• 不建議高溫加熱:耐熱性差,炒菜炸物會破壞結構。應作為涼拌、飲品添加、或料理後淋上。
• 搭配低糖飲食效果更好。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0BIRqOEuY&t=4s
▼「心悸 VS. 心絞痛」易混淆!醫曝:「心臟疾病」就診最怕這1事會致命!(影片來源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