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韋安觀點》習近平手裡的「槍桿子」還穩嗎?

文/韋安

過去半年,有關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權力不穩的傳聞四起:中共解放軍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實際掌握了軍隊實權,並與一些不滿習近平的中共元老結合,準備向習近平「兵諫」或「抗爭」,要求習分享權力甚至下台。

有一說,張又俠悄調第82集團軍赴北戴河,切斷習近平安全屏障;也有一說,中共中央警衛局「換血」;更有稱張已「實控軍權」,只等時機成熟,就向習發難。

當然,這些消息都無法確切證實。不過,這類傳聞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它忽略了中國軍隊真正的權力結構。

要判斷這些說法是否可能,我們得先弄清楚幾個問題:中國的軍隊,究竟是怎麼設計、怎麼運作的?誰能真正控制軍隊?

我們不妨從過去,幾位有名的中央軍委副主席的歷史命運,來探討張又俠真的有多大能量。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再到習近平,軍委副主席這個位置上,坐過大人物,但這個「副」字,能不能真的動用槍桿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慶祝解放軍建軍98週年,舉辦盛大招待會。(圖/翻攝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官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慶祝解放軍建軍98週年,舉辦盛大招待會。(圖/翻攝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官網)

一、毛澤東時代——軍權為何只能有一個人掌握

1949年建國後,毛澤東親手設計瞭解放軍的權力結構。中央軍委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下設三個主要部門: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

總參掌作戰、總政抓思想、總後管糧草。三者互相牽制,卻都聽命於中央軍委主席。主席一人定奪,沒有人能越級調兵。

軍委副主席的任務,是「協助主席處理日常事務」,但沒有「獨立指揮權」。這套制度,是毛為防止「軍閥化」親自定下的。

1966年9月15日,周恩來、林彪、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紅衛兵。(圖/翻攝維基百科)
1966年9月15日,周恩來、林彪、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紅衛兵。(圖/翻攝維基百科)

二、林彪——副統帥也無法翻天

林彪事件並非突如其來,而是毛澤東多年整肅軍中功臣的延續。

1959年廬山會議,彭德懷批評「大躍進」後被打倒,國防部長與軍委副主席實權被撤。毛隨即啟用林彪出任國防部長並兼中央軍委副主席,自此林彪接管軍權,成為毛在軍中的第一執行者。

隨後清洗擴大,賀龍、陳毅、羅瑞卿等相繼被整肅,老功臣被排除,權力回到單一中心。

林彪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在國共內戰中建立極高威望。他率領的「第四野戰軍」(前身為東北野戰軍),自東北南下,參與遼瀋、平津、衡寶等戰役,殲滅國民黨主力,為中共奪取全國政權奠定勝局。

「中共建國」後,「第四野戰軍」骨幹整編入中南軍區,成為華中、華南軍力核心,後構成武漢、廣州軍區主幹。多支主力部隊沿脈發展:第13軍駐重慶、第14軍駐雲南、第15軍改編為空降軍,第38、39、45軍等王牌北調駐防東北與華北。

這些編制脈絡至今仍能在解放軍體系中追溯,足證林彪在軍中留下深厚的人脈與體系影響。

1969年九大,林彪被寫入黨章為接班人,兼任國家副主席、軍委副主席。表面登峰,實際引發毛的戒心。

1970年廬山會議,林系陳伯達鼓吹「天才論」,把毛神化。毛反感,認為林有奪權之心。

1971年毛南巡對地方幹部說「有人搞接班人那一套,不行」。此話傳回北京,林彪驚慌。他知道,毛只要一個眼神、一句話,自己多年建立的權力就會瞬間化為烏有。

於是9月13日夜間,林彪攜葉群、林立果自山海關起飛擬赴蘇聯,墜毀於蒙古溫都爾汗。

事件後,毛下令:軍委命令非主席簽字一律無效,並清洗林系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

從此,軍委副主席再也沒有實權。毛澤東用這場血的教訓,把「軍權只能有一個中心」寫進了制度裡。

中國解放軍參閱隊員進行訓練(圖/翻攝自新華社)
中國解放軍參閱隊員進行訓練(圖/翻攝自新華社)

三、鄧小平時代——「楊家將」的實權時刻

到了鄧小平時代,這個位置上出現了另一個特例——「楊家將」兄弟。1988年開始,哥哥楊尚昆不只是中央軍委副主席,還是國家主席;弟弟楊白冰則出任總政治部主任、中央軍委委員與中央軍委秘書長。

哥哥掌軍委辦公廳與中央警衛局,控制軍令、文件、任免與安全;弟弟主管全軍的政治與思想工作。一文一武,兩人合在一起,幾乎把整個軍隊的中樞權力掌在手裡。

1989年北京天安門事件宣佈戒嚴後,楊尚昆以中央軍委名義簽署命令,調第38集團軍(保定)、第27集團軍(太原)、第15空降軍(孝感)等入京,6月3至4日夜間清場。楊白冰則在軍內負責政治動員與紀律維穩。這對兄弟因此被視為「六四時期軍中實權核心」。

但權力太集中,也成了隱憂。

1992年鄧小平南巡期間,多次強調:「軍隊要聽黨指揮,不能搞小圈子。」「不要再講誰是誰的人,黨指揮槍這個原則不能動搖。」這兩句話雖未指名道姓,但中南海與軍中人人都明白,鄧的「不能搞小圈子」說的正是楊尚昆與楊白冰這對兄弟。

1992年底,已沒有官職的鄧小平——1989年底辭去中央軍委主席,親自推動軍委人事調整。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開,楊尚昆與楊白冰雙雙未列入新一屆中央軍委名單。翌年3月,全國人大選舉江澤民接任國家主席,楊尚昆正式卸任,退出政治與軍事第一線。

這一連串人事變化,象徵著鄧小平在晚年再度「集中軍權」於最高領導,也讓中國從此再沒有出現過一位能真正掌軍的軍委副主席。

四、習近平時代——張又俠的真實角色

張又俠,1950年生,陝西渭南人,1968年入伍。

1968年至1994年在第14集團軍(雲南昆明),由普通士兵做到第40師師長。1994年至2005年在第13集團軍(重慶),由副軍長升軍長。2005年至2007年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2007年至2012年任瀋陽軍區司令員,這是張唯一真正主掌實質地方軍權,一個軍區最高將領五年。瀋陽軍區是中國北方的重兵區域,但這五年仍不足以建立全面的全軍威望。

2012年後轉入裝備系統:總裝備部部長、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2017年任軍委副主席,主抓裝備與發展。2022再度延任軍委副主席,說明習對這陝西同鄉的信任

張又俠履歷跨雲南、重慶、北京、瀋陽,多為輪調與裝備條線。除瀋陽軍區五年外,無長期實際有力兵權。屬行政型將領,強於裝備與制度執行,非戰場指揮型;難以形成全軍性派系與威望。

五、從軍委副主席的命運,看中國的軍權鐵律

回頭看這三位副主席的命運:林彪有兵、無權;楊尚昆有權、無兵、被拔;張又俠算是無兵、無權。

張履歷清晰:1968至2005年歷任基層、集團軍與軍區職務,2007至2012年任瀋陽軍區司令,後轉入裝備系統,2017年起任軍委副主席。其行政型將領特質、缺乏長期實兵權及全軍威望,使他難以形成派系,更不可能挑戰最高領導。習對其延任,主要出於信任與陝西籍背景的穩定考量。

這三個例子共同說明了一條鐵律:中國的軍隊體制,從不允許出現第二個能發號施令的人。

毛澤東說:「黨指揮槍。」鄧小平加了一句:「槍不能指黨。」而到了習近平,他已執政了13年,堪比毛、鄧,有著牢固的軍政控制能力。

過去十三年,習近平以軍改、反腐與制度再造的方式,將軍權全面收歸中央。他強化軍委主席負責制,拆解軍區山頭,讓命令直接貫通戰區與軍種。如今,他對解放軍的掌控,不僅穩定,甚至比毛澤東與鄧小平時期更集中、更嚴密。

所以,今天說「軍中有人不服習」的傳聞,聽起來熱鬧,但在制度上根本不可能。

在中國的政治體制裡,軍委副主席可以有頭銜、有地位、能開會、能主持,但不能動槍。真正能下達軍令,調度槍桿子,從毛、鄧、江、胡,一直到習,只有一個人——軍委主席,或有實權中共最高領導人——如1990年代初期已無官職的鄧小平。

習近平手中的槍桿子,不僅穩,可能絕對的權力,比毛、鄧時期中共最高領導人,更專制、更穩。

史無前例的掃蕩行動,加強了習近平對黨和解放軍的掌控。(圖/翻攝自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官網)
史無前例的掃蕩行動,加強了習近平對黨和解放軍的掌控。(圖/翻攝自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官網)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評論/三立大論壇

作者簡介
邀請各方評論家聚集「三立大論壇」,發表對社會、時事、政治的獨到見解,相互交流。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新台派上線 202510278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