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常被胃酸嗆醒 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來救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一位30歲的呂先生,深受胃食道逆流的困擾,長達16年,常有脹氣、灼熱感,並有溢食物、早上還會被胃酸嗆醒的情形,經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治療,醫師預計在三個月後完全停止胃藥,是國內第一位經此術受惠患者。

肚子痛、胃痛示意圖(圖/資料照)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資料照)

替該患者診治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文傑表示,呂先生因食道下括約肌收縮力不足,導致胃賁門鬆弛而門戶大開,診斷為胃食道逆流,發生溢食物都在吃飯時或飯後,嚴重時還會吐光剛吃的食物,且經常清晨會有一股溢酸感覺,把他從睡夢中驚醒,吐出的水既酸又臭,長期嘗試中西醫治療都無法有效改善,最後決定選擇接受國外盛行的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解決因賁門鬆弛的胃食道逆流。

吳文傑說,患者手術後兩天即可出院,兩週後追蹤結果,胸口灼熱感嚴重度從14分降至2分,胃逆流嚴重度從16分降至4分,預計在三個月後完全停止胃藥,呂先生終於擺脫16年來胃食道逆流的困擾,原本對生活感到失望也轉為滿意。

吳文傑建議,胃食道逆流病人需要控制飲食及生活習慣,如吃飯吃7分飽就好、枕頭左側躺、戒菸、減少吃酸的食物,像是檸檬汁、鳳梨、奇異果等,避免喝奶茶、摩卡、拿鐵防脹氣、少吃巧克力、油炸類食物,薄荷也會造成賁門暫時性鬆弛。

在治療方面,吳文傑說,若胃鏡診斷有食道發炎時,需服用降胃酸藥物長達4個月至1年以上,若不治療食道會反覆被胃酸腐蝕而潰瘍出血,甚至4%會產生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病變),提高罹患食道腺癌的風險。

然而,吳文傑提到,藥物治療仍對3成的病患無效,原因有部分是因為食道下括約肌無力或橫膈膜疝氣。過去這些病人需要接受尼式胃底摺疊術,約9成可以改善逆流症狀,但手術仍有3至10%會因胃包繞食道太緊而導致吞嚥困難。因此國人接受手術治療意願不高,大多仍選擇長期服藥以及忍受極差的生活品質,但長期依賴降胃酸藥物,不僅已被證實會引起骨質疏鬆以及吸入性肺炎的風險,也帶來健保藥價負擔。

吳文傑說明,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在國外是門診手術,而且已有15年的歷史,除了可以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以及停止胃藥依賴外,併發症也僅有約0.9%,如食道黏膜磨傷為主。此手術在台灣是最新的微創治療方式,藉由胃鏡協助下,讓射頻能量從針頭傳至食道下括約肌,造成肌肉束的增生,最終可讓括約肌重新塑型而達到逆流的減少。在術後12個月後,括約肌大小預計可達到原本的兩倍左右。下食道括約肌重新塑形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完全取決於每個人肌肉生長速度的快慢。不過目前需自費14至15萬。

吳文傑於上個月順利完成國內前四例的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追蹤成效良好,也無併發症發生,未來期許手術能納入健保給付,造福更多國內胃食道逆流的病患免於胃藥的依賴與傷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文傑說明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治療原理。(圖/記者楊晴雯攝)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文傑說明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治療原理。(圖/記者楊晴雯攝)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