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無知、也無遠見!馬政府為何搞得自己灰頭土臉?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Profile(新新聞)

馬政府因愚蠢及投機,在亞投行問題上失盡顏面,連北京都懶得理會,最後卻仍硬拗「策略奏效」。唾面自乾、自輕自賤,如果不是阿Q,什麼才是阿Q?

一九二一年十二月,中國近代最傑出的作家魯迅發表了他的經典小說《阿Q正傳》,那是描寫中國人性格最重要、影響力也最大的作品。從此以後,阿Q也成了可悲但又可惡的中國人代號。

在《阿Q正傳》裡,阿Q是個卑微的人物,他毫無地位,又喜歡媚富欺弱。他媚富媚得不得體,因而只是犯賤討罵;他也欺弱怕強,卻又極其無知,到處惹事,總是被人修理。

歐亞整合是千年夢想

阿Q有一種奇怪的「精神勝利法」,那就是當他被人欺負,他心理上就想著「打我的是我兒子」,於是他被打也覺得快樂。阿Q是個極端自輕自賤,惹是生非的無知小人,最後糊里糊塗地被抓走槍斃。

阿Q把中國人那種欺軟怕硬,無知卻自以為聰明;缺乏主體,因而習慣性的自輕自賤、唾面自乾;把肉麻當有趣、見風轉舵;糊里糊塗生、也糊里糊塗死……等等劣根性形容得淋漓盡致。

資料畫面

近年來,台灣人民的民智漸興,人民的阿Q精神的確漸漸少了;但官場這個大染缸卻不進反退,阿Q精神日益增加,最近台灣在加入亞投行這件事上,其荒唐離譜就非常阿Q。

兩岸關係的確是個對台灣很不利而又棘手的問題。自從二○一三年習近平陸續宣布「一帶一路」與亞投行計畫後,基於我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即認為那是中國「新歐亞大戰略」的展開。

歐亞的一體化,在古代陸權時代,早自羅馬帝國時代即有馬可孛羅的絲路傳奇,接著又有帖木兒傳奇。到了十九世紀,歐亞大國又開始熱心「東方問題」,希望透過奧圖曼帝國由中東直過亞洲大陸。及至近年,聯合國又關心「歐亞陸橋」問題,德法英俄都積極參與。

因此,自從一三年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與亞投行計畫後,歐洲國家的反應均相當正面。人類整個東半球國家對歐亞大陸的整合已想了一千年,現在終於可能美夢成真。

總統馬英九(圖/總統府提供)

中國在一四年強化中歐關係,所以一五年英國才公開站出來力挺亞投行,對美國囑咐的抵制亞投行公然違抗。正因為英德法等國的力挺,亞投行才爆發式展開。投機又無膽,中美都瞧不起如果馬政府是個有知識、有判斷力的政府,就該在一四年就聲請加入,並取得美國的諒解。當時亞投行形勢未定,台灣的聲請加入,北京必然十分感謝,台灣就會有很多籌碼。但馬政府無知也無遠見,他稍早前大概認定亞投行可能在美國的抵制下不可能成功;一直等到一五年三月底,亞投行氣勢已成,馬英九才想要來趕順風車。這時馬政府再求中國,北京當然懶得理會,馬政府搞得灰頭土臉,與它的愚蠢以及投機取巧有關。…(更多報導,請見1468期新新聞,以及新新聞官網

加入 @setn 好友

【SETN整點新聞 #直播中LIVE】孫安佐露面發聲詭樣曝 直播揭下蠱符水真相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