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浩劫!原始巨獸現蹤台南大排 網驚:變異哥吉拉

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巨大綠鬣蜥現蹤台南大排,嚇到不少當地民眾。(圖/Threads @smile_881013提供)

外來種「綠鬣蜥」在台灣中南部氾濫流竄已非新聞,但近日在台南南區現蹤的一隻巨型綠鬣蜥,其體型之碩大,仍然震撼了整個網路社群。有民眾在社群平台 Threads上分享了一段影片,只見這隻「原始級」的綠鬣蜥盤踞在水邊,緩慢移動的身影猶如一隻小型恐龍,讓目擊者與網友們大為驚駭。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綠鬣蜥在中南部橫行,當地政府頻頻接到民眾電話,抓不完。(資料照)

灣裡萬年殿旁巨蜥曬太陽 網友驚呼「AI生成」

這段影片的拍攝地點位於台南南區灣裡萬年殿旁的大排附近。據原PO家人實地拍攝的畫面顯示,這隻綠鬣蜥體型驚人,在水溝邊的草叢中緩慢移動,悠閒地享受著陽光。其長度幾乎快與一旁的石柱等高,展現出遠超一般寵物蜥蜴的巨大尺寸。

影片曝光後,立刻引發大量網友留言討論,驚訝其體型已經超越認知,紛紛留言質疑:「拜託告訴我這是AI生成的」、「這已經不是蜥蜴,是恐龍吧」、「根本像電影臨演」。雖然原PO澄清,影片是家人實地拍攝,並解釋「拍攝角度關係讓體型看起來更誇張」,但其誇張碩大的身影,仍被網友戲稱為「變異的哥吉拉」。

成年綠鬣蜥體長達 2公尺,可活 20年。(資料照)

中南部氾濫成災:原生天敵缺席,農業與水利設施受損

綠鬣蜥的原產地在中美洲及南美洲,是因民眾不當放養而引入台灣的外來物種。由於台灣中南部氣候溫暖,加上牠們在本土生態系中缺乏自然天敵,導致族群在河川流域快速擴張。

專家指出,綠鬣蜥的危害日益嚴重,牠們不僅與本土物種競爭棲地和食物,破壞原有生態平衡,更會啃食農作物如蔬菜、瓜果,造成農民巨大損失。此外,綠鬣蜥喜歡在土堤和河岸邊挖掘洞穴棲息,也對水利設施和橋墩的結構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網友形容這隻綠鬣蜥有如變種的哥吉拉,十分驚人。(圖/Threads @smile_881013提供)

「樹上的雞」:民眾科普建議「勇敢吃起來」

儘管多數台灣民眾對這種巨型爬蟲類感到恐懼和排斥,但有內行網友科普留言指出,在綠鬣蜥的原生地在拉丁美洲部分地區,綠鬣蜥甚至是一種常見的食用肉類,被當地人稱作「樹上的雞」(Chicken of the trees)。這讓部分網友幽默寫到:「其實你們才是牠們的天敵,不要怕!」

綠鬣蜥逛國道,駕駛直擊驚「好大隻」。(資料照)

 防治戰升級:台南今年移除已破萬隻,目標持續清零

面對綠鬣蜥的生態危機,各縣市政府持續執行移除作業。台南市農業局表示,前日接獲民眾通報,雖然昨日(17日)一早派員前往萬年殿附近移除,但僅捕獲一隻身長約50公分的個體,尚無法確認是否為影片中的巨蜥。

根據官方數據,台南市在移除綠鬣蜥的行動上持續高壓。光是2024年,台南市累計移除數量已達上萬隻,主要分布在南區、仁德及鹽水等河川流域熱區。

由於綠鬣蜥繁殖力驚人(母蜥一年可產30至70顆蛋),農業部從2025年起已全面啟動高強度移除行動,並設定全國年移除目標高達 12萬隻,投入經費並號召專業團隊及原住民獵人加入戰線,以期有效控制族群擴散。農業局也呼籲民眾,切勿隨意棄養,若發現綠鬣蜥請立即通報,共同維護本土生態環境。

 
在 Threads 查看

台南 恐龍 哥吉拉 外來種 移除 生態浩劫 巨蜥 灣裡萬年殿 灣裡大排 綠鬣蜥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