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幕後/被川普貼「共產主義」標籤 曼達尼的民主社會主義是什麼?

編譯張渝萍/綜合報導

導覽目錄:

  • 曼達尼全女性過渡政府
  • 還沒上任就面臨川普挑戰
  • 曼達尼的穆斯林身分遭攻擊
  • 曼達尼的進步主義政策有哪些?
  • 民主黨大勝
  • 曼達尼是共產主義者?
  • 什麼是「民主社會主義」?
  • 為何「民主社會主義」正在崛起?
  • 曼達尼勝選代表什麼?
  • 請繼續往下閱讀….

    被一向厭惡左派的川普視為眼中釘的民主黨新星曼達尼(Zohran Mamdani),5日當選紐約市長,不但是首位穆斯林市長,他年僅34歲,更是一百多年來最年輕的市長,加上身為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曼達尼,將會為資本主義重鎮紐約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引起外界關注。

    稍早已整理曼達尼其人其事,本文將整理曼達尼的政策、正式就任前的規劃,以及為何民主社會主義正在崛起。

    看更多: 新聞幕後/左翼穆斯林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 妻子成首位Z世代第一夫人

    被一向厭惡左派的川普,視為眼中釘的民主黨新星曼達尼,4日當選紐約市長。(圖/翻攝自X平台 @ZohranKMamdani)

    曼達尼全女性過渡政府

    《衛報》報導,曼達尼的新政府5日已開始成形,他宣布成立過渡團隊,協助實現他稱的「這世代最有野心的城市政策藍圖」,並誓言在 1 月 1 日上任當天就立刻展開工作。

    曼達尼5日一早就舉行記者會,對外公開他的「全女性」過渡團隊。包括政治顧問李歐波德(Elana Leopold)、前第一副市長托雷斯-斯普林格(Maria Torres-Springer)、前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主席麗娜汗(Lina Khan)、紐ㄝ是聯合勸募會主席波尼亞(Grace Bonilla),以及主管衛生與公共服務的前副市長哈佐格(Melanie Hartzog)。

    曼達尼5日一早就舉行記者會,對外公開他的「全女性」過渡團隊。(圖/翻攝自X平台 @JosieStratman)

    報導指,麗娜汗入選被視為曼達尼引入大膽改革派進入市府的訊號,因為她在拜登任內,就以強力執行反壟斷政策而聲名大噪,並受到進步派與民粹派的共和黨人讚賞。

    曼達尼在上任前的首場電視訪問中,強調準備工作的急迫性:「我們有責任確保在1月1日就能立刻開始為這座城市服務。」他說,「距離那天還有57天,而這57天就是我們開始準備工作的57天。」

    即將上任的紐約市政府表示,未來幾天內將開始公布副市長與各局處首長名單,「其中一些人會是熟悉的名字,另一些則不會,但他們都將以創新方式解決老問題為共同使命。」

    還沒上任就面臨川普挑戰

    曼達尼明年才會就任,但他受到川普的挑戰是在還沒當選前就開始了。

    選前,川普多次威脅若曼達尼當選,將扣住對紐約市的聯邦資金。川普更曾多次貼標籤稱曼達尼是「共產主義者」,還稱若他當選,他僅會提供法律要求的最低聯邦資金。

    根據統計,紐約市2026會計年度的預算中,約有74億美元(占總支出的 6.4%)來自聯邦資金。

    在選舉日當天,川普進一步攻擊,在Truth Social發文說:「任何投票給曼達尼這個自稱的『反猶』的猶太人,都是愚蠢之人。」但事實上,曼達尼已多次公開譴責反猶主義。

    曼達尼的穆斯林身分遭攻擊

    《衛報》指出,曼達尼參選後,整場選戰充斥著來自民主黨、共和黨及保守派評論家的「恐伊斯蘭」(Islamophobic)言論與攻擊。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的眾議員法恩(Randy Fine),與田納西州眾同黨議員奧格斯(Andy Ogles),都曾呼籲司法部撤銷曼達尼的入籍資格,並將他驅逐出境。曼達尼 2018 年才正式歸化為美國公民。

    十月底,民主黨黨內初選輸給曼達尼、之後脫黨參選的古莫,也曾在廣播節目中大笑回應主持人羅森伯格(Sid Rosenberg)的玩笑,當時主持人暗示「若再發生一次 9/11,曼達尼一定會歡呼」,想不到古莫竟附和認同。

    之後,當古莫與即將卸任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一同出席活動時,亞當斯警告:「紐約不能變成歐洲。你們看看那些國家因為伊斯蘭極端主義發生了什麼事。」古莫也旁點頭贊同。

    根據「組織性仇恨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Organized Hate)11月的報告,9月到10月間,X上關於曼達尼的恐伊斯蘭貼文增加超過 450%,共有超過1.7萬個帳號發出近3.6萬則貼文,總計獲得737萬個讚,當中72%涉及「恐怖分子標籤」。

    曼達尼的進步主義政策有哪些?

    曼達尼的競選藍圖毫不避諱進步主義立場,像是對租金管制公寓實施租金凍漲、提供免費公車服務、推動普及托育制度,以及設立市營超市,超市資金來源則是向企業與富人加稅。此外,他的競選團隊先前接收的小額捐款,總額已超過2000 萬美元(6.18億元台幣),平均每筆約 80 美元,創下紀錄。

    曼達尼的競選藍圖毫不避諱進步主義立場。(圖/翻攝自X平台 @ZohranKMamdani)

    民主黨大勝

    除了曼達尼勝選外,州長選舉中,民主黨人謝里爾(Mikie Sherrill)與史班柏格(Abigail Spanberger)也分別在紐澤西與維吉尼亞勝出,兩人皆為前溫和派國會議員,以國家安全背景為競選主軸。讓民主黨聲勢再起。

    此外,加州選民也通過了第50號提案(Proposition 50)公投,這是州長紐松(Gavin Newsom)提出的選區重劃措施,目的是讓五個共和黨掌控的聯邦眾議院選區更有利於民主黨。

    麻薩諸塞州薩默維爾市(Somerville),也就是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 )所在地的選民,也以55%贊成通過第3 號非拘束性提案,呼籲市府停止與「支持以色列種族隔離、種族滅絕與非法佔領巴勒斯坦」的企業往來。

    曼達尼是共產主義者?

    曼達尼是美國民主社會主義者協會(Democratic Socialists of America ,DSA)的長期成員。

    根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報導,DSA的紐約市分會,在曼達尼這場選戰中扮演關鍵角色,DSA很早就給予支持,且動員大批志工協助挨家挨戶宣傳與募款,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影響力。

    隨著曼達尼的勝選將「民主社會主義」推向主流,也引發了外界對這一政治理念究竟是什麼、又不是什麼的討論。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川普總統在選前,頻繁且錯誤地稱曼達尼為「共產主義者」。然而,曼達尼在6月接受NBC《Meet the Press》節目訪問時就駁斥這種說法,直接回答:「我不是。」

    接著,他進一步解釋自己所主張的「民主社會主義」理念,「談到我的政治立場時,我稱自己是民主社會主義者,部分靈感來自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幾十年前的一句話:『不管叫它民主,還是叫它民主社會主義,這個國家應該讓所有上帝的孩子都能得到更公平的財富分配。』」他引用的是金恩博士 1961 年的演講。

    曼達尼說:「如今,全國的所得不平等有所下降,但在紐約市卻愈發嚴重。最終,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讓每個人都能茁壯成長的城市。」

    什麼是「民主社會主義」?

    NPR報導解釋,民主社會主義並無統一標準的定義,但其支持者普遍主張政府應接管部分經濟領域,如醫療與公共事業,以造福公眾,而非私人企業。

    DSA網站就寫道:「我們希望能集體擁有支配我們生活的關鍵經濟力量,例如能源生產與交通運輸。」

    成立於1980年代的DSA自稱是美國最大的社會主義組織,聲稱在全美50州擁有超過8萬名成員。

    該組織表示,成員之所以是社會主義者,是因他們拒絕那種以「私人利益、歧視與為維護現狀而進行的暴力」為支撐的國際經濟秩序,他們追求一種更公平、更人道的社會體系,「同時基於民主規劃與市場機制」。

    民主社會主義者通常與歷史上那些帶有負面印象的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政權劃清界線,並強調他們的理念不同於「社會民主主義」,後者常被視為在資本主義框架下建立強大福利國家的形式。

    DSA表示:「通往民主社會主義的道路有許多條,我們的願景超越傳統的社會民主主義,並將威權式的社會主義徹底丟進歷史的垃圾堆。」

    為何「民主社會主義」正在崛起?

    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在2016年的總統競選中,讓「民主社會主義」一詞首次受到廣泛關注。

    雖然桑德斯以無黨籍參選,但他數十年來自稱是民主社會主義者,這個理念也深刻影響了他對貧窮、醫療與高等教育等議題的立場。

    桑德斯並非DSA成員,但他的競選被認為讓該組織的知名度與會員數大幅提升。

    美媒Axios記者歐特貝恩(Holly Otterbein)在NPR節目《It’s Been a Minute》提到,她觀察到DSA會員數增長最快的時期是在2016年川普勝選之後。

    根據9月公布的蓋洛普民調,大約三分之二的民主黨人對社會主義持正面看法,這一比例較2010年的50%大幅上升。(圖/翻攝自X平台 @ZohranKMamdani)

    歐特貝恩說:「我訪問過許多新入會的DSA成員與領導人,他們覺得2016年那場選舉讓民主黨在他們眼中失去公信力。」許多年輕選民對民主黨感到失望的趨勢,在新冠疫情、經濟不穩,再加上目前川普的第二任期中持續發酵,便成為民主社會主義運動的燃料。

    《Teen Vogue》政治版主編萊麥克梅南(Lex McMenamin)在節目中指出:「對那些仍無法擺脫經濟不安全困境的世代來說,社會主義是個不斷出現的話題。」

    根據9月公布的蓋洛普民調,大約三分之二的民主黨人對社會主義持正面看法,這一比例較2010年的50%大幅上升;不過在全體美國人中,資本主義的評價仍然較高。

    曼達尼勝選代表什麼?

    近年來,美國已有多位 DSA 成員當選公職,包括民主黨籍的紐約州眾議員歐嘉修-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民主黨籍的密西根州眾議員特萊布(Rashida Tlaib)。

    桑德斯、歐嘉修-寇蒂茲與紐約市DSA,都在 6 月初選前就支持曼達尼,並在之後多次與他同台造勢。

    曼達尼勝選後,NBC記者詢問歐嘉修-寇蒂茲如何定義「民主社會主義」,她回答:「對我而言,它是一個激進但簡單的理念:勞動人民擁有經濟權利。」她列舉了住房、工資、醫療與托育等項目。

    政治學者警告說,曼達尼的策略未必適用於紐約以外的地區,因為當地民主黨選民遠多於共和黨。但支持者認為他的勝利具有啟發意義。

    歐嘉修-寇蒂茲向CNN表示:「他同時擊敗了共和黨人與民主黨內的舊勢力,卻仍然大勝。這傳遞出的訊息是,民主黨若繼續否認未來、打壓年輕世代與多元新興民主派,就難以長久。」

    值得注意的是,曼達尼在競選中強調自己的政見與DSA並不完全相同,且在取消輕罪,以及「刪減資助警察」等議題上採取較溫和立場。

    《Teen Vogue》的麥克梅南指出,曼達尼的市長任期可能會改變人們對「社會主義」的認知,取決於他如何執政。他說:「如果這些政策真的開始落實,人們一定會重新討論社會主義這件事。未來一年紐約發生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全美 50 州。」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 曼達尼 紐約 民主社會主義者 穆斯林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