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導覽目錄:
健康中心/李紹宏報導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藍莓多酚療法成亮點:對抗中年代謝症候群
營養師薛曉晶在臉書粉專發文,根據《Food Function》2014年的研究,「單次攝取300克藍莓」便能緩解吸菸對血壓與血管功能造成的損害,展現即時的血管保護效果。
而2025年9月《The Journal of Nutrition》的最新回顧研究指出,每天攝取150克新鮮藍莓,並持續6個月,可改善內皮功能、降低動脈僵硬度,預估可減少約12~15%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腸道健康方面,《J Agric Food Chem》2023年的動物實驗發現,藍莓中的花青素能調整腸道菌群結構,促進益生菌增殖並增加短鏈脂肪酸(SCFAs)生成,進而提升胰島素敏感性,有助減少脂肪堆積。
超級水果「藍莓」該如何吃才正確?
薛曉晶強調,要吃對藍莓,效果才會加乘。最佳攝取方式是「全果連皮」,因為果皮是多酚的寶庫;凍乾粉次之,至於高糖分的藍莓果醬或飲品則效果相對較低。
因此,選擇成熟度高的藍莓能獲得更多花青素,至於日常飲食以果實為主,較為實際。薛曉晶補充,藍莓葉雖多酚含量更高,但主要以萃取品形式存在,通常作為保健品使用;除了型態,攝取時間與頻率也很重要,每日規律食用才能累積健康效益。
藍莓味美、香氣淡雅!營養師分享美味食譜
其實,藍莓酸甜可口,香氣淡雅,因此能輕鬆融入日常飲食。薛曉晶分享藍莓食譜,例如早餐可將無糖優格、燕麥、藍莓與核桃混合,撒上少許肉桂粉,既美味又穩定血糖;午餐後10分鐘以半杯新鮮藍莓取代高糖甜點,健康又滿足;運動後可將藍莓凍乾粉與無糖豆漿、奇亞籽混合,快速補充能量與營養。
薛曉晶說,這些簡單做法不僅提升藍莓營養吸收,長期堅持,更有助於改善代謝症候群,讓中年健康不再成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