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125億元的「基泰忠孝大樓」交易,最終因買方未付款破局,基泰依約沒收6.25億元,創下上市櫃史上最高違約金紀錄,震撼不動產市場。「桃園賓利哥」李承晉原以豪氣砸下125億元買樓,如今卻因未能履約而違約,與過去送出十多輛賓利豪車的海派形象形成強烈對比。(圖/翻攝自基泰網站)2023年10月,被視為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指標的「基泰忠孝大樓」以125億元驚人金額傳出成交,由桃園房地產大亨、綽號「桃園賓利哥」的李承晉接手,當時震撼市場,外界一度解讀為「砸錢救基泰」。然而經過近兩年遲遲未能完成過戶,基泰建設(2538)1日公告,買方未依約支付第三期價金,公司依協議沒收已付6.25億元,正式宣告交易破局。這筆6.25億元違約金,也刷新上市櫃公司史上不動產買賣違約金最高紀錄。
回顧這起交易,「基泰忠孝大樓」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8至82號,基地面積約448坪、建物面積達8204坪,地上37層、地下6層,是北車商圈少見的大型商用複合式大樓。當年交易金額125億元,創下2023年台灣商用不動產最大筆交易紀錄。根據商仲拆算,3樓以上辦公室每坪單價約150萬元,刷新忠孝西路周邊行情新高。
然而,交易宣布後卻一波三折。2024年6月基泰股東會上,就有媒體質疑交易延宕近8個月仍未過戶。當時基泰回應,因交易金額龐大,買方仍在洽談貸款,預計年底或最慢隔年即可完成過戶並認列營收。沒想到一年後,基泰卻公告因買方未能如期支付第三期價金,依合約條款沒收6.25億元,意味李承晉不再追加投入資金,交易正式告吹。
李承晉何許人也?出身桃園代書業的他,後來跨足土地與建設開發,並成立東霖開發建設與吉璘地產,身價一度突破百億元。因早年以稀有的賓利豪車代步,加上豪爽個性,業界稱他為「桃園賓利哥」或「晉哥」。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2022年間大手筆送出超過16輛賓利給合作夥伴,單次送禮總價上看一、二億元,氣魄驚人。
不動產業界人士透露,李承晉靠著土地交易累積龐大財富,例如2022年新竹竹東重劃區土地售出,就讓他單筆獲利超過百億元;此外,他過去在桃園地區賣地,也進帳數百億元。手上資金充裕的他,當時接下基泰兩大資產案:除了「基泰忠孝大樓」外,2022年6月基泰建設旗下子公司維勝國際持有的「國產實業大樓」,同樣以65億元出售給李姓與賴姓自然人。市場一度盛傳該李姓買家就是李承晉,但未獲正式證實。
外界一度認為,李承晉豪砸125億元買下「基泰忠孝大樓」,是在基泰大直建案坍塌風波後,適時出手「救基泰」。但如今卻因資金斷鏈或貸款不順導致違約,市場震驚。據傳李承晉近來鮮少現身,資金動能不如以往,與過去「海派賓利哥」的風光形象形成強烈對比。
對基泰而言,此次交易告吹,雖然沒能認列125億元龐大營收,但依協議保留6.25億元違約金,仍成為公司帳面上的進帳。不過,市場專家認為,這類超大型不動產交易若告吹,往往對公司信譽及財務規劃造成衝擊。基泰目前仍背負大直建案後續爭議與重建責任,資金調度挑戰未解。
業界觀察,「基泰忠孝大樓」地理位置優越,仍具高市場價值,未來不排除基泰重新尋找買家或策略合作方。另一方面,此案也凸顯豪客炒熱市場的風險,一旦資金鏈出現問題,即使是百億元身價的房地產大亨,也可能在市場上跌落神壇。
「桃園賓利哥」當年憑藉豪氣成名,如今卻因一筆史上最大違約金交易成為話題。這起破局,既是台灣不動產市場的警示案例,也讓外界重新檢視資金雄厚買家的「真實實力」。